红楼兵圣键盘战斗家

第158章 单于城

 第158章 单于城

 几名骑兵聚着一处山坡,仿佛在探讨什么,周边的马儿悠闲于树荫下吃草,先寻找着土块缝隙里钻出来灰绿色茎秆。首发免费看书搜:看书屋 520ksw.com

 车营大军在远处大道上缓慢行军,“吱呀吱呀”的声音时不时传出,车轴处需要上油了。

 “嘚嘚嘚。”

 看到远处来的一群骑手,眼尖的人说道:“将军来了。”

 几人停下了交谈,等待那行人的到来。

 王信下了马,不等士兵们行礼,问道:“你们发现了什么?”

 出来的一人解释,“我在大军周边发现有人打探,于是要上前询问,那人看到我的踪迹,竟然骑马就跑,我没追上,所以回来告诉队长。”

 王信问道:“会不会是过路的行人。”

 过路的行人,看到大军当然会避让,这年头百姓们对士兵很提防,能躲就躲,能逃就逃。

 那人解释不清,一起跟来的马范说道:“民间的马跑不过我们的战马,能从我手下逃出去,说明对方的马一定是好马,十有八九是探子。”

 经过马范的解释,王信理解了。

 同样是人,不同的生活方式,带来的差别巨大,有的人连两里路也跑不了,有的人一口气能跑二十里,还有人能跑八十里。

 马匹也是如此,民间的马用处不同,多半是跑不过战马的,耐力也不如战马。

 那么谁会来盯着自己的大军呢。

 难道是冯庸?

 不至于,自己在大同境内,每日接触驿站,或者经过城池获得补给,所以冯庸想知道自己大军的行踪,不需要专门派人来盯着自己,难道是看自己军队的状态?

 没有头绪,王信暂时看不出来,只能让马范多一些戒备,再遇到可疑人物,争取抓住盘问清楚。

 接下来几日又没有了意外情况。

 除了沿途克扣补给,这些都是意料中之事,当初在东南一样被地方克扣,何况这大同,甚至令王信意外,沿途克扣的并不过分。

 按道理冯庸要对付自己,沿途大量克扣自己的粮草是不错的法子。

 搞不明白头绪,自己也不惧,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带着大军终于出了长城,来到了关外,又是一番景物。

 草原是草原,大漠是大漠,沙漠是沙漠。

 出了大同关外,大部分地区是戈壁,植被稀少,由砂粒覆盖,而沙漠地区寸草不生,别说人影,连鸟影也看不到,唯独草原。

 左边是一望无际的沙漠,右边是无边无际的大漠,中间一带的草原才会有些部落,单于城和大板升地区都在这片草原。

 单于城西边一百余里就是沙漠,这片沙漠里还杂着一些绿洲和大漠。

 并不是完全的无人区,范围广大,不光是山西北部,包括陕北,一直到甘肃嘉峪关一带,与沙洲那边的沙漠相隔不远,如此地形催生了一些沙漠强盗,官兵无法剿灭,根本找不到。

 出关时,大同派了通译和随行官员。

 通译不到三十岁,穿着胡服,骑着一匹驽马,一身洒脱之气,名字叫陶升,本地人士,介绍了许多风土人情,包括即将抵达的单于城。

 “此地本没有名字,那达尔岱的父辈带着部落游牧而来,归顺我大周,因此落户于此,没几年又走了,二十几年前吧,他们的部落又回来了,不过原来的头人死了,达尔岱继承了部落,自称单于,因此就叫开了。”

 事情当然没有如此简单,其中的瓜葛,又有边地和此部的往来等等,陶升不愧是本地人士,掌握的门清。

 听到此人手里人口已达六七千,王信动容道:“胡人全族皆兵,老少皆能骑射,难道冯节度任由此人壮大?”

 陶升无奈道:“一则此人向来恭顺,二则嘛,还得说一说大板升。”

 原来这片草原主要有两个势力,其余单家独户,或者三五七八户的小部自然不算,一个是单于城,主要是外来归顺的胡人,还有一个大板升地区,据说是内地逃出去的百姓。

 没有文字记载,他们自身也没个来历说法,可又有些内地的风俗,因此才如此推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