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大户与利益(第2页)
“我可以保代州城不失。”王信说道:“地方上好自为之吧,我照拂不了了。”
“这是为何。”吴宏不太满意。
代州有城墙保护,胡人想要攻入代州并不容易,而且王信的说法,自己回去后无法向大户们交差,没有大户们的配合,自己也做不成事。
“除非代州上下都愿意听我的安排。”王信提出了一个过分的要求,然后再提出自己真正的目的:“那我我可以保证整个代州无忧。”
吴宏沉默了,此人的胃口很大。
沉默了一会后,吴宏问道:“将军如此自信?”
王信点了点头。
保家卫国本身就是自己的职责所在,要是说争权夺利的内斗,自己才不会管,可代州面临的是胡人入侵,自己没资格拒绝。
因为自己是当兵的。
所以吴宏不来找自己,自己也不会无视代州遭受胡人侵略,只不过嘛,吴宏送上门来,既然送到了嘴边,当然要趁机宰一刀。
其实也不是自己要宰代州。
一路过来,对边地的了解,与东南的倭患一样,不只是军事问题,也有经济上的问题,指望传统的官员,传统的思路,他们是解决不了这个问题的。
封建官僚没什么好吹嘘的。
封建官僚刚出现的几百年还算是符合时代,对时代有推波助澜的作用,起到了促进生产力的功效,如今已过了一千年,早就该淘汰。
还在吹捧封建官僚,也不过是儒家的熏陶作用罢了。
东南的时候有林如海关照,林如海是大周的钱袋子,手指缝里随便露点能撑死自己,如今到了边地,总不能一直指望别人。
没有吴宏的出现,王信会有别的安排,比如建设
兵团的想法,也是吸取的卫所制里好的一面。
现在有了吴宏的出现,哪怕利用好,可以节省自己十年之功。
主要是代州的大户势力还属于可控范围之内,既然可控,那就说明没有利益熏心,能正常的交流沟通,只要能交流沟通,就有了合作的基础。 看起来这些不应该是天经地义的事么,谁还不会正常交流?
实际上封建官僚大户的确有许多不能正常交流,比奴隶主都不如。
奴隶主虽然更落后,带来的只会有破坏,可反而因为利益问题更直白,没有更深的弯弯绕绕,想要弯弯绕绕也没那个能力,听不懂太复杂的话,所以交流起来反而简单一些。
一是一,二是二。
最怕的一不是一,二也不是二,问一答二,问二答一,好不容易以为听明白了他的意思,结果告诉你还有个三,以为自己高深莫测。
伟大的人向来明明白白告诉百姓们要做什么,目的是什么,而不是弯弯绕绕,不告诉的原因是不敢。
包括前明的朱元璋。
倭寇来了,告诉百姓们准备好刀子。
贪官来了,告诉百姓们剥他的皮。
官官相护?
朱元璋以利诱惑百姓们家家买一部大明律,让百姓们知道他们有权利动手,亲自抓违背法律规定的官员。
虽然也有缺点,可人无完人,世上怎么可能有圣人。
对大周的了解,所以王信有自己的一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