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金陵变故(第2页)
这话说的的确不好听,可自己也的确用不着反驳。
世道本就是如此。
总比春秋才更叫底层人绝望。
血脉是一切。
生来是什么地位,一辈子就注定了。
而科举虽然缺点很多,特别是自前明限定了八股文取士之后,也让底层人们有了更多的机会可以改变自身地位,可无论如何改变,有些事本质上是一样的。
贾雨村说话难听,其实才是真话,既然说真话,说明才是真心实意的要求,王信当然也不会生气,听得很仔细。
“你惹了麻烦,不光是你一个人的麻烦,会变成我们所有人的麻烦,我们这么多人,都要为你善后,所以我对你的要求并不多,不要再一意孤行。”
贾雨村理解眼前的年轻人。
谁不想往上爬
他想当将军没有错,所以抱上了朱伟的大腿,靠着朱伟的承诺,提前几年升官到了游击将军,如此的话,未来成为总兵不在话下。
扪心自问,换成是自己,自己不一定忍得住。
可敲打还是必要的。
王信点头回道:“林公交代让我安心留下来,把我和我带的一营调入地方备倭军,到时候有林公和府台大人的看顾,末将不会行错一步。”
王信的表态,出乎贾雨村的意外。
年纪轻轻的游击将军,贾雨村原本以为多少会有点脾气,打算趁机敲打,好好磨一磨他的脾气,以免日后又发生前番的事。
任何人做事,都要与上头保持一致。
负责带兵关乎兵事,更为关键。
一个不听话的将领反而是大隐患,如果不是此子姓王,加上有林如海的一再保下,贾雨村实在是不愿多给机会的。
以文制武是天下读书人共识,不愁手里没有听话的将军。
“加入备倭军,原来倒是简单,如今谁也不敢说能做到,且看着吧。”贾雨村没好气的说道,又瞪了一眼,“还是你的原因,那兵部尚书张吉甫盯着,他要是出手,谁能应对他。”
生气是好事,生气说明还在意。
王信嬉皮笑脸的笑道:“我的事先不提,我手下的功劳簿,还请府台大人帮帮忙疏通下。”
如此这般,贾雨村没有了话说,倒也是收下。
“你们提督朱伟倒是对你不错,一个也没有卡,如数上报。”贾雨村翻了一番,皱着眉头说道,不卡就是人情,毕竟朱伟盖章递上去的功劳簿越多,平摊了功劳的效果后,作用就变小了。
朱伟向朝廷报功五百人,与报功两百人,区别还是很大的。
“可能是觉得对我不够意思吧。”
王信无所谓的提出。
贾雨村看了过去,王信解释说:“现在灭倭的名声,好多戴在我的头上,军门报我的首功,颇有推波助澜的意思。”
“林如海告诉你的”
“小子最近没有回扬州,是小子琢磨出来的。”
贾雨村终于动容。
难怪林如海看重此人。
武夫一般脾气火爆,能耐得住性子,还能有如此精力琢磨事情,此人才二十几岁吧,自己在他这个年龄不如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