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第2页)
不一会儿,他们就来到了中岳庙的门口。一座气势恢宏的古建筑群出现在他们眼前,红墙黄瓦,飞檐斗拱,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庄严肃穆。中岳庙的大门高大雄伟,门额上悬挂着一块巨大的牌匾,上面写着“中岳庙”三个大字,苍劲有力。大门两侧,一对石狮子威风凛凛地蹲坐着,仿佛在守护着这座古老的庙宇。
“这就是中岳庙啊,果然名不虚传!”李潇兴奋地说道,眼中闪烁着光芒。
张悦东也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是啊,光是看着这大门,就能感受到它的历史悠久和文化底蕴。”
林一飞则迫不及待地拿出相机:“别光看了,赶紧拍照,这么壮观的场景,一定要记录下来。”
他们走进中岳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条长长的神道。神道两旁,古柏参天,这些柏树高大挺拔,枝叶繁茂,有的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洒在地上,形成一片片光斑,给神道增添了一份神秘的氛围。
“这些古柏可真壮观啊,感觉它们就像历史的见证者,默默地守护着中岳庙。”李潇抚摸着一棵古柏,感慨地说道。
张悦东也抬头望着古柏:“是啊,它们经历了无数的风雨,却依然屹立不倒,这种坚韧的精神真让人敬佩。”
林一飞则在一旁拍照:“我要把这些古柏都拍下来,回去之后做成相册,留作纪念。”
沿着神道前行,他们来到了中岳庙的主体建筑——峻极殿。峻极殿是中岳庙的核心建筑,也是五岳中规模最宏大的殿宇。殿宇面阔九间,进深五间,重檐庑殿顶,覆以黄色琉璃瓦,显得格外雄伟壮观。殿内供奉着中岳大帝的神像,神像高大威严,神态庄重,让人不禁心生敬畏之情。
“这峻极殿太壮观了!”李潇站在殿外,仰望着殿宇,惊叹道,“这建筑规模和工艺,简直让人难以想象。”
张悦东也点头表示赞同:“是啊,这可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在当时的条件下,能建造出这么宏伟的建筑,真的太了不起了。”
林一飞则走进殿内,仔细地观察着中岳大帝的神像:“这神像雕刻得栩栩如生,每一个细节都处理得非常到位,感觉就像中岳大帝真的站在我们面前一样。”
在峻极殿的周围,还有许多其他的建筑,如天中阁、配天作镇坊、崇圣门、化三门等。这些建筑错落有致,布局严谨,每一座建筑都有着独特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他们一边参观,一边听着导游的讲解,对中岳庙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原来,中岳庙是为祭祀太室山神而建,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秦朝。经过历代的扩建和修缮,中岳庙逐渐形成了如今的规模。在古代,中岳庙是帝王将相祭祀中岳大帝的地方,也是道教活动的重要场所。它不仅是一座宗教建筑,更是一座承载着丰富历史文化的宝库。
离开中岳庙后,他们马不停蹄地前往嵩阳书院。嵩阳书院位于嵩山南麓,是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也是儒家文化的重要传播地。当他们来到嵩阳书院时,一股浓厚的书香气息扑面而来。书院的建筑古朴典雅,布局严谨,中轴线上的主要建筑有五进,廊庑俱全。
“终于来到嵩阳书院了,这里就是古代的高等学府啊!”李潇兴奋地说道,仿佛已经看到了古代学子们在这里刻苦学习的场景。
张悦东也感慨地说:“是啊,这里曾经培养出了无数的人才,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林一飞则笑着说:“说不定我们今天走的路,当年范仲淹、程颢、程颐等大儒也走过呢。”
他们走进书院,首先看到的是一座高大的牌坊,上面写着“高山仰止”四个大字,表达了后人对古代先贤的敬仰之情。穿过牌坊,他们来到了先圣殿。先圣殿是祭祀孔子的场所,殿内供奉着孔子的神像,神像端庄肃穆,周围摆放着一些古代的书籍和文具,让人感受到了浓厚的儒家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