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四章 文武(第3页)
要不是有自己在,这家伙早晚得被同僚坑死。
“我算是知道当初王爷北上之前为什么要和我说那些话了,”徐缙叹道,“他说你性子和打仗风格一样,都是一往无前,平日里怕是要得罪不少人,让我看好你免得哪一天稀奇古怪就死在了哗变里,现在看来王爷真是真知灼见,他一早料到按你的德性一定会走到哪儿都要惹人嫌。”
这话也就是顾怀说出来的,要换了其他人,黎盛眉毛早就立起来了,他这辈子从来不知道什么叫忍气吞声,当初还是个校尉就敢和将军顶嘴,也就是后来遇到顾怀,堪称千里马遇伯乐,保住了命还被破格提携,简直把顾怀当成了再生父母一样既敬且畏,如今听说王爷也觉得他脾气不行不会转圜,不由一声不吭抓起把干果就往嘴里塞。
“之所以提起你名声不好这件事,是因为接下来很快就有大战打了,”徐缙说,“王爷兼顾不到江南,想来想去,主帅也只有你合适些,可你这脾气”
“大战?”黎盛眼角一挑,急忙起身,“不是,我能不能当主帅,跟我脾气有什么关系?要打哪儿?难道是前些日子提过的高丽?”
“当然有关系,名声太差,军心就不定,这一次的规模不是你之前转战江南各地平倭能比的,而且得先说明白,不是征高丽,而是驰援。”
“驰援?”
“因为如果不出意外,倭国很快就会越过海峡大举进攻高丽,就像当初前来劫掠江南一样,”徐缙负手站到窗前,“按照王爷的判断,高丽必然不是倭国的对手,哪怕倭国只有一帮内乱的大名,而更北方的女真人--现在该称呼金国了,也会从辽阳南下,与倭国瓜分高丽,这么好的机会,江南不去掺和一把实在有些说不过去。”
黎盛的呼吸粗重了起来。
“王爷北上之前留下我们一文一武镇守江南,如今海运昌盛,私掠成风,江南各地蚕桑和耕种也勉强达到了平衡,这便是当初王爷点我出任总督的原因,而王爷为什么单独对你青眼相加,其实我之前不是很明白,一直到之前接到王爷的信,才明白原来一年前王爷就已经定下了高丽的命运,”徐缙说,“台州大战后,只要不是太愚蠢的将领,都可以平了剩余的倭寇,这一年来你的战绩的确显赫,但得罪的人也太多,王爷点你为出征的主帅,但我其实是有些担心的。”
黎盛豁然起身:“这种建功立业的机会你不能换其他人!”
“那你就必须改掉你的脾气,至少暂时改掉,”徐缙看着他,“我知道你内心除了王爷,谁都不服,哪怕是我,而这一次北境的兵力需要与辽国对峙,确保辽国不能干涉高丽战局,所以只有江南独自撑起这场战争,我需要顾虑后勤的转运,海路的畅通,乃至于人心舆论,所以根本没办法亲身去往高丽,换句话说,当你真的出任主帅之后,就没有人能干涉你的决定,你真的是对的人么?”
“我会是!”黎盛断然点头,“女真人不好说,但对付倭寇,这个世上一定没有人比我更擅长!一年来我操练出了一支精兵,只要再给我兵力,我就能靠这支精兵搭出大军的框架来!”
“话不要说得太早,我们还有一些时间可以准备,至少三四个月是有的,现在的问题在于,你真的能做到戒掉骄狂,改掉脾气,然后用最短的时间,将高丽的战争结束么?你要知道,那里的战争不能拖,驰援也不是真的驰援,严格意义上说起来,更像是金国倭国和大魏共同瓜分高丽,只是我们占住了大义,看起来更好看一些,如果这场战事拖到了北方开战,大魏现在还撑不起来。”
“这是一个千古留名的机会,幽燕只是收复,而名为驰援实为征伐的高丽战事是真正的开疆扩土,你不再是一个只能在江南打打残存倭寇的将领,而是真正意义上这个时代最出色的大魏将军,”徐缙严肃地说,“这场战争会卷入三国,甚至四国,你真的可以么?”
黎盛沉默下来,他感觉到一股之前从未想象过的压力沉到了肩上,但与此同时,一种让他浑身血液都彷佛燃烧起来的兴奋感让他斩钉截铁道:
“可以!”
“我虽然一向不喜欢把希望寄托在单独的某个人身上,但王爷既然相信你,那么我便也相信你,”徐缙坐了回去,提起了笔,“不用担心后勤,不用担心有人会对你指手画脚,你会是真正的主将,只要我还是两浙总督一天,你的后方就永远安稳,我们都是王爷提拔起来的,王爷重恩无以为报,就让这场战争,为王爷的宏图伟业再添上绚烂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