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风华东有扶苏

第二百四十一章 上朝(第2页)

 眼下多拉拉关系,总是有好处的。 

 他意味深长地起身告辞,留下顾怀皱着眉头沉思,只感觉那种被安排的味道越来越重,越来越重 

 十月二十四,大朝会。 

 微寒的天气里,顾怀站在太极殿前漫长的台阶下,抬头看着有些灰暗的天空,打了个哈欠。 

 早朝实在太早了些,初冬时节天色都没有完全亮起来,许多辆马车就从宫城附近的各个街巷驶出来,载着大魏的各个官员汇聚向宫门,出示牙牌之后一同踏上宫道,走过那段许多人一生都走不完的路,停留在这段阶梯前。 

 钟鸣三声,百官入殿。 

 被莫莫往朝服底下塞了厚厚冬衣的顾怀一边爬一边看向旁边抖抖索索的老人,心想这位未免也太敬业了点,这怕都七八十了吧?还能早起来上朝,实在是让人心生敬意,就是担心下一秒他就一脚踩空滚下去,那就真的有乐子看了。 

 守在殿前的是监察御史,负责检查百官风纪,毕竟着装不整交头接耳或者随口往地下吐痰的官员也不是没有,要是被他们把名字官职记在那小本子上,之后就肯定会遭到弹劾,运气差点被贬官的都有过,当然一般都是罚俸,听说前朝有个官员入朝第一天就被监察御史盯上,罚俸罚到了一年以后,相当于自己出钱上班。 

 大殿内有十六根鎏金盘龙柱子,都挂着明黄帘,靠近殿门的一大片空地是给百官站的,走在最前方的是内阁首辅次辅,以及另外两位内阁大学士,接下来左边是文官,右边是武将,勋贵站在武将前列,两拨人入殿之后各自找到自己的位置站好,前方便是往上的四级阶梯。 

 第一级站了维持秩序的金甲武士,此刻已经退到了一边;第二级摆了些香炉琉璃盏,第三级站了持拂尘的宦官,最高处则是一把空荡荡的龙椅,宫女打着团扇站在两侧。 

 顾怀的位置在武将前列,大魏轻易不封爵位,能站他前面的也就开国时承袭下来的两位国公,还有几位在朝中没有实职的侯爵,轮到顾怀正好在一根鎏金盘龙柱旁,往后一靠倒是适合打瞌睡--他这么想道。 

 可眼下实在不是什么摸鱼的好时候,和第一次上朝时无人关注不一样,这一次许多人都把目光投了过来,尤以武将居多,他亲手提拔的好几个武将就站在离他不远的后面,而军职最高的几位老将军更是站在他旁边投来欣赏赞扬的目光,好像在看大魏以后的中流砥柱--实在是让顾怀不得不摆出一副眼观鼻鼻观心的模样。 

 随着文武百官分列站定,台阶上的宦官轻扬拂尘: 

 “起乐!” 

 雅乐一起,大魏的皇帝就该上朝了,以往这也就是走个过场,那把龙椅压根没人坐,但现在不一样了,百官纷纷提振精神,珠帘轻响,年轻的赵轩穿着龙袍戴着翼善冠走了出来,在龙椅上坐下接受着以杨溥带领的百官参拜。 

 这一套流程走完,按照惯例,此时应该由鸿胪寺官员禀报今日谢恩辞驾的官员,然后才正式开始议事,上到东南税赋他国外交,小到御史弹劾某个官员衣冠不整之类的事情,让整个大魏的中心进入有条不紊的忙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