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风华东有扶苏

第550章 邸报(第2页)

就比如现在很多人不知道天子叫什么,但一定知道靖王打过的那些仗一样。

“总之,这也算是件好事,”最后还是老者出言打破了沉默,转移了话题,“起码靖王爷能回京,就说明北边的战事是真不会再出什么事了,咱们当老百姓的不清楚,但靖王爷这样的大人物是清楚的,你们想想,靖王爷经略北境,如果魏辽又要打仗,他会这么回京城?咱们怕是都能安心好长一段时间了。”

“老王说得在理。”

“安生好啊,不打仗就不用担心辽国打到南边来,前些年的光景不也挺好的吗?我年轻那会儿...”

“没人想听你年轻时候的破事,再说北边不主动开战辽国就不南下了?吃得白米饭放的窝囊屁,看你一把年纪了,说话怎么连脑子都不过?”

“你...”

眼瞅着要打起来,几个有头有脸的赶紧劝架,小厮在一旁看着倒是不紧张,毕竟这些位大爷们打破了杯盏总还是要赔的--这样的情景在茶馆倒是常见,一个聊天喝茶的地方,常来的又是些游手好闲喜欢高谈阔论的人,不起冲突才奇怪了。

最终倒也还是没打起来,众人安坐回自己的位置,不多时天南地北的话题都涌现出来,虽然还有人关心靖王爷这次回京可能会引发的风波,毕竟自古藩王进京--尤其是这种实封还把天子带在身边的外姓藩王进京,要不出点事那才是真奇怪了,但大多数人还是识相地把话题转移了开去,聊什么的都有。

有些人聊江南丝织的盛世,有些人聊前些日子的倭乱,有人提起西边西夏对辽国的攻势,怀疑西夏终究是个养不熟的白眼狼,也有人聊起蜀地近来传出的消息,茶盏飘起的热气带着股让人舒适的香味,平静熟悉的京城的又一天,就这样再次展开了。

老人继续看着邸报,这种两开式的报纸,展开后能提供的消息实在太多,除了首页是靖王回京的消息以及对北方战事的一些追加报道,其他地方自然也有京城本地发生的各种趣事,文人雅士的诗词,甚至于还有官员们收了报行润笔费写出来的文章--这么一看报行背后的人脉可真不得了,光是有钱,怕是还不能让这些官员们在报纸上给平民百姓讲什么政策的利弊。

寻人启示,商贾卖货,某巷嫁女...五花八门的什么都有,换做以往,看完了头版头条,老人自然就会喝着热茶将目光转移到那些有趣的板块去,但今天不知道为什么,他的目光总是忍不住移回那则关于靖王南下的消息上,想着那即将到达京城的年轻藩王,目光飘忽。

老人对于世事总是有某些预感的,这大概可以归结为他们常说的“我吃过的盐比你走过的路还多”一类的话,但毫无疑问的是,这则可能会淹没在人们议论中的消息,在这一刻让老人有些心神不宁。

“不会出什么事吧...时局好不容易才安定下来,自己这把年纪了,死之前难道还能看到大魏的天塌下来?”

他默默地想。

......

在距离京城还有一段距离的阳武外的官道上,一路南下风尘仆仆的队伍里,透过挑起的车帘,能看到马车中正在下棋的一男一女。

顾怀拈起白子皱眉思量许久,看着棋盘上已成包抄之势只待大好收官的黑棋,在那不透出棋盘却让人凛然的阵阵杀气里,想到了一记妙手,突然眉飞色舞地将棋子落在边角之地。

然而坐在棋盘对面的崔茗仍然神情平静,修长的手指拈起黑子,在年幼天子紧张的注视里应手九一,便彻底堵死了顾怀另辟蹊径的逃生之路。

至此棋盘大局已定,两角都已成死局,中盘的激烈厮杀就此落尾,开局便埋下的杀手此刻将白棋彻底绞杀,只留下一条被从中截断的大龙首尾不能相顾,让顾怀颇有些无奈地投子认负。

“这一路南下,一盘都没胜过也就算了,偏偏每一局你都是这样轻松自如,只待我手段尽出才平静收官,好像是老师傅在考校子弟的棋力--这样很伤人的。”

崔茗微微笑了笑,和小皇帝一起将两色棋子收回棋盒:

“只是看着每一局王爷棋力都有长进,有些欢喜。”

“这话一出就更伤人了。”

“其实王爷落子不用太着眼于大龙起势,这种堂堂之阵,若是遇上棋力不如自己的,确实能压得人喘不过气,但若是中盘厮杀出错,大龙便会被屠,从此局势一落千丈,再无回春妙手。”

“我倒是也想玩一玩随手落子与中盘甚至收官遥相呼应的手段,只可惜棋力不够,便也只能硬造这种以势压人的大局,被你屠龙了。”顾怀笑道。

崔茗挽了挽头发,白皙的皮肤在透过车窗的阳光下彷佛有些透明,她轻声道:

“落子如观人,透过棋盘去了解一个人的性格往往是最快也最直接的手段,王爷的落子习惯,恰恰说明了王爷奉行王道,执一国之缰,自然就该走堂堂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