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内外情形(第2页)

这种格局一直持续到洪武二十年!

李仁任推行‘两端外交’,同时向大明和北元称臣,这也是为什么这段时间大明和高丽关系不好的直接原因!

由于与大明的关系持续恶化,高丽不得已向北元的纳哈出靠拢,纳哈出名义上接受北元册封的太尉封号,但实际上保持着独立,其甚至截留北元使节,将辽东的贡赋据为己有!

说是向纳哈出靠拢,实际上他们早就勾勾搭搭有一腿!

纳哈出通过高丽获得铁器、丝绸,高丽则从纳哈出哪里获得战马,双方这种互市贸易一直持续着!

现在,高丽公然停用洪武年号,改穿胡服,并命令李成桂、林坚味带领军队,占据了铁岭以东的大片领土,俘获大量的女真人口,公然向大明挑衅!

辽东地区是明朝连接东北女真各部与蒙古的枢纽,也是粮食、战马的重要产区。纳哈出占据辽东期间,“收抚遗民,畜牧蕃息”,控制了当地的游牧经济与农业资源,导致明朝在东北的屯田政策难以推行,军粮供应依赖关内运输,成本极高。

纳哈出此时还有二十万军队,在东北这个片儿区十分有实力,他多次袭扰辽东,截断大明与女真的贸易,这让朱元璋大为恼怒,开始筹备对纳哈出和高丽的战争!

但是,事与愿违,对纳哈出和朝鲜的战争延后了!

如今,北方由于战乱原因,其人口远远不足与南方,近些年来,朱元璋通过军屯移民等政策,强行扭转北方的衰败,再加上北方粮食的产量本就不如南方,所以粮食运输十分困难!

更何况,洪武十八年时期,北方河南、山东等地发生了严重的水灾,在今年,黄河决口了!

以开封为中心的豫东平原遭受毁灭性打击,形成额“横流数十里”的泛滥区域。山东方面,鲁中、鲁北等地被‘毁田万亩,流民二十万人’!

胶东地区又因为地震引发海啸,‘登州、蓬莱、威海’三卫十年军屯化为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