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第2页)
久而久之,便爆发了内战。
天下三分。
文渊阁中古书也被三国各自抢去一部分。
而今玉京城中的文渊阁也非当年的那一座,只是仿照真正的文渊阁所建的仿品。
“可这些年来,大靖同北凉战乱不断, 从无文化交流。”
“东昌便更不必提,两国向来井水不犯河水,这次的文渊阁学术大典可是有什么特别之处?”
见沈昭璃想起来,周老太傅有些欣慰。
“还记得便好。”
“正如你所说,北凉和东昌从前并无参与大靖的文渊阁学术大典之争,那是因为他们之中,并无人能解译古书内容,自然无法参与。”
“可如今不同,今次北凉和东昌都派遣了使者,提出要参与大典,条件便是他们手中的古书。”
“你该清楚,文渊阁众学士是不会拒绝的。”
沈昭璃自然清楚,大靖虽重皇权。
可读书人地位之高,是能和皇权并行的。
留名青史的大儒们,振臂一挥,便能使天下学子蜂拥而至。
便是留下只言片语,也有无数人追捧。
只是能坐到大儒地位的人太少,没有经世之才,也难以使天下学子服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