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5章 以沈筝声誉行骗(第2页)

 尹文才低下头,解释道:“沈大人有所不知,县中公田都是中等田地,上等水田都在百姓与地主手中,故而公田无法统一育苗......” 

 这点倒是与同安县也蛮像的。 

 同安县也是没啥好的公田,之前的县衙不作为,导致良田也变成劣田。 

 “那地主呢?”沈筝问:“百姓手中水田不多,地主当够吧?您为何不征借他们田地育苗?” 

 这般问话首击尹文才心灵,也引出一个他困扰己久的事实:“本官不信任县中地主,百姓也不太相信。” 

 沈筝闻言叹了口气。 

 有一句话,不是玩笑,只是沈筝在同安县没有遇到过——在地方上驻扎己久的“乡绅望族”,势力甚至能压地方衙门一头。 

 就比如同安县王家还是王广进父亲任家主,沈筝也不会让王家帮县里育苗。 

 乡绅望族不好惹,一个不注意他们就能拿百姓生计来威胁官府。且能称得上“望族”的,都多少与“上面”有点关系,才能保家门经久不衰。 

 尹文才长期在这种环境下管辖白云县,压力不可谓不大。 

 沈筝己然猜到事情大致经过,而接下来尹文才的讲述,也进一步证实了她的猜想。 

 “稻种到了百姓手中后没几日,县中就来了外人。一开始只是一两个,他们挨家挨户敲门,问百姓愿不愿意售卖稻种给他们。” 

 “百姓们也不是傻的,知道高产稻种珍贵不己,且他们各自手上的稻种就那么点儿,若是卖了来年生计都成问题,所以自是不愿售卖。” 

 这听起来还很正常,对方也没有出格行径。 

 “而后对方又来了几次,来人也愈发多了起来,百姓依旧不愿。或正是如此惹怒了对方,县中米面粮食铺子也开始接连出问题。” 

 这就对应了沈筝今日在街上所见。 

 “连铺子掌柜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上家商户突然就说不再给他们供应,让他们另想他法。沈大人您也知道,去年咱们几个县城都欠收,百姓家中存粮根本不够,只能在米面铺子买粮食,紧紧巴巴填肚子,一旦粮铺断供......”尹文才叹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