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气厥论篇(第2页)

 老孙:这脾热和惊恐、鼻出血有啥关系?

 小岳:脾热传给肝,肝里热得慌,神魂都不安宁了,人就容易惊恐;热还把血络给灼伤了,血就往上冲,从鼻子里跑出来,可不就鼻出血嘛。

 老孙:(笑着说)还真是这么个道理,那肝移热于心呢?

 小岳:还是狂证和膈中,肝热把心给搅和得心神失常,人就发狂;热把胸膈这儿的气机给堵住了,就觉得膈中堵得慌。

 老孙:看来这热和寒转移,有些症状还挺像。那心移热于肺呢?

 小岳:这叫“膈消”,主要就是口渴得厉害,老想喝水。心热跑到肺里,把肺给弄干燥了,津液没办法正常分布,嘴巴就干巴,老想喝水。

 老孙:(好奇)那肺移热于肾呢?

 小岳:这叫“柔痉”,人身体变得强直,还发热、出汗、口渴。肺肾阴虚,虚热冒出来,筋脉得不到滋养,再加上可能受点外邪,就成了柔痉这毛病。

 老孙:(由衷赞叹)老祖宗对这些病症的总结,太到位了。那肾移热于脾呢?

 小岳:这会导致正气虚损,还容易得痢疾。肾热传给脾,脾运化的本事就不行了,时间一长,正气就虚了;热在肠道里捣乱,把肠络都伤着了,就拉脓血,成了痢疾。

 老孙:(连连点头)长见识了,那还有别的学问吗?

 小岳:当然!胆移热于脑,会让人鼻根这儿感觉辛辣不舒服,接着就变成鼻渊,老是流浊鼻涕,还很难治好。

 老孙:(惊讶)这胆热和鼻子还有关系?

 小岳:(得意地笑)那可不,胆经有热,顺着经络往上跑,跑到脑袋这儿,把鼻窍给伤着了,热把津液烧成浊涕,就成了鼻渊。

 老孙:(竖起大拇指)老祖宗这对人体的研究,太牛了!

 小岳:您瞧,就《气厥论》里这些病症和原理,那只是冰山一角,还有不少有趣的说法呢。比如说啊,这病症之间的传变规律,也暗藏着大学问。

 老孙:(来了兴致,眼睛放光)哦?还有啥传变规律,快讲讲,我正听得起劲呢!

 小岳:就拿前面说的这些脏腑寒热转移来讲,这可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候啊,一个脏腑的毛病,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引发一连串的问题。

 老孙:(满脸疑惑,挠挠头)这怎么个连锁反应法?你给我举个例子。

 小岳:比如说肾移寒于脾,刚一开始是痈肿和少气。可要是这寒邪一直留在脾里,时间长了,脾的运化功能越来越差,气血生化不足。

 老孙:(接话)那会怎么样呢?

 小岳:气血不足,就没办法滋养其他脏腑,比如说肝脏。肝血不足,就容易出现眼睛干涩、视物模糊的症状。而且啊,脾阳虚了,还可能进一步影响到胃,导致胃寒,吃点东西就胃胀、胃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