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复合国防工业体系(第2页)

"

电子专家王教授点点头,

"确实如此。关键问题是电子管太不可靠了,一台计算机几千个电子管,平均每天都要更换几十个烧坏的。

"

"我提议,

"李明远环视众人,声音坚定,

"利用这次停战窗口,全面冲刺小型计算机研发。没有这个基础,我们在武器领域的任何突破都将是短暂的。

"

当天晚上,一份名为《计算机革命与国防现代化》的报告被紧急送往军部。

第二天,李明远接到通知,他的建议获得了批准,一个代号

"星火

"的计划正式启动。……

停战第五天,某机密会议室。

"这不可能完成。

"计划委员会的老主任摘下眼镜,揉了揉疲惫的双眼,

"李同志,你提出的《复合型国防工业体系建设计划》太宏大了,需要的资源是现有军工体系的三倍多!

"

李明远面不改色,

"主任,请允许我解释。传统思路是:要造坦克,就建坦克厂;要造炮,就建炮厂。但现代武器系统不是这样的。

"

他走到墙上挂着的大图表前,

"现代武器是一个复合体系。要造好猛龙坦克,不仅需要坦克厂,还需要精密仪器厂提供火控系统,电子厂提供雷达组件,特种材料厂提供复合装甲材料,精密机械厂提供液压系统...

"

"这些我们都有厂子啊。

"一位老干部插嘴。

"但分散各地,标准不统一,效率低下。

"李明远指出,

"而且最关键的是,这些厂子都缺乏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的能力。

"

他拿出一张照片,是敌国某军工厂的内部景象,工人们操作着各种自动化设备,

"看看敌人的工厂,已经实现了半自动化生产,精度和效率是我们的五倍以上。

"

"那你的方案是?

"主任问道。

"建立综合军工园区。

"李明远指向计划书最后一页的示意图,

"以东北老工业基地为核心,在周边同步布局电子、材料、机械、仪器仪表等配套产业。工厂之间共享标准、技术和资源,形成闭环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