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运往前线测试(第2页)

张将军点点头,

"这套系统能装在我们现有的坦克上吗?

"

"完全可以,

"李明远自信地说,

"系统设计之初就考虑了兼容性,可以相对容易地移植到t-34或未来的'猛龙'坦克上。甚至可以简化后安装在固定防御工事上,用来保护重要目标。

"

军部人员开始热烈讨论这项技术的应用前景,但李明远却提出了一个更激进的建议:

"将军们,我认为我们应该立即在前线测试这套系统。纸上谈兵不如实战检验,只有在真正的战场环境中,才能充分暴露系统的不足并加以改进。

"

张将军眉头一皱,

"前线测试风险太大,万一系统失效...

"

"就当它不存在就行,

"李明远直言不讳,

"我们可以选择一个战略位置较轻的防御点进行测试,即使系统完全失效,也不会影响整体战局。但如果成功了,将极大提升我军应对敌国'雷神'火箭系统的能力。

"

李云龙大力支持:"老张,我看行!小李这套系统虽然简陋,但胜在实用。再说了,敌国的'雷神'已经开始部署,再拖下去就来不及了。

"

经过激烈讨论,张将军最终点头同意:

"好吧,我会向上级申请,在某个前沿阵地部署一套'钢铁雨伞'进行实战测试。但李明远同志,你必须亲自前往指导安装和操作。

"

"这是我的荣幸,

"李明远敬了个军礼,心中却暗暗兴奋——终于有机会亲眼见证自已的发明在实战中的表现了。

三天后,李明远带着技术小组和两套

"钢铁雨伞

"系统抵达前线一处山区防御阵地。这里处于龙国防线的左翼,虽然不是主要攻防方向,但作为通往重要补给线的咽喉,仍然具有一定战略价值。

刚一到达,前线指挥官——一位姓王的上校就急匆匆地迎了上来。

"李总工,你们可算来了!情报显示敌国'雷神'系统已经在我们正面十公里外的山谷部署了至少20辆发射车,随时可能发起攻击。

"

李明远皱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