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萝卜找坑(第2页)

 云平想跟厂商商量一下,做四级代理——灵活拿货,折扣可以低一些,但不用铺货,没有购销任务。

 这实属于“萝卜找坑”,专门量身定做。

 云洁很担心厂商会把云平喷出来,哪有代理商教厂商怎么做事的。

 灵活倒是灵活,好事都是代理商的,厂商陪着你过家家呢,一年只拿三五辆怎么办?

 “怎么可能一年拿三五辆呢,大姨夫的小吃车改装已经排单排到第六家了,也就是我们已经卖出去三辆了。”

 云平觉得这三个单子就是捡的,从大姨夫那里捡钱似的。更坚定了云平给大姨夫最低价的想法,在进价基础上稍微加点钱就是了。

 云平很乐观,“试试呗,咱们销售模式不一样,不一定比他们二级三级代理商卖得少呢,咱还主动把折扣降下来,厂商又没有损失。为啥不同意。”

 这边云平云洁在纠结铺货和场地,那边瑞龙车厂的老板崔大龙也在发愁,最近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各种农用车推陈出新,各种厂子也如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崔大龙敏感地意识到,农业又将迎来一段时间的大发展,各种农机用具也迎来了大需求时代,可需求大了,供应也大了,竞争相当激烈。

 崔大龙现在操心两件事,一是技术革新,上量上新;二是扩大销售,快出快销。

 这两件事都不容易。

 第一件事他使不上劲,只能招人、上人。第二件事,他准备下点力气。

 在他接手厂长之前,崔大龙可是在一线跑过几年销售的,对销售很有发言权。所以,他决定从改革销售模式下手,进而扩大销售额。

 崔大龙的思路是快销快出,以销售刺激生产,引领生产。利润可以适当降低,已经不是一家独大的时候了,农用车的技术含量也不大,保利润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薄利多销才是正道。

 召集销售开会,销售经理还在大谈特谈利润分成,一级代理商、二三级代理商的利润分点,听得崔大龙心里的火气一拱一拱的。

 敢情刚才我说道“薄利多销”“快出快销”他们是一点都没听进去!

 搞个一二三级代理,那点心眼子都用在计算复杂的利润分成上了,一共卖了几台心里没数。还在为代理商没完成年度分成被扣了几个百分点沾沾自喜,把代理商当成对手算计,让人家挣不到钱,咱又怎么能挣到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