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成长的训练(第2页)

 云平云升也感叹,太好看了。

 云洁两世都不喜欢首饰,各种首饰都不喜欢,只觉得是累赘,这次却是真真切切喜欢这个手镯,仿佛这就是属于她的东西,有戴了一辈子的契合感、熟悉感。

 云洁心生欢喜,妈妈也欢喜,大家围坐在一起,欣赏着皓白雪腕和碧绿玉镯,其乐融融。

 晚饭过后,妈妈又把几个人召集起来,这次是交待昨天付校长送来的县里的抚恤金和学校里的饭菜票,还有之前攒下的存折、细软、各种票,林林总总,竟也有不小的家业。

 连父连母是双职工老师,没有多少工资收入,还养着四个孩子,本不应有什么余粮,可碍不住娘家离得近,补贴得多。

 各种米油,新鲜的蔬菜水果,禽蛋,时不时送来,连父善于理财持家,经常拿着白面票去附近村里换些粗粮,调换着口味吃,这样省吃俭用十几年下来,竟也存下来不少钱款。

 存款加上一次性烈士抚恤金,还有每月的遗属补助,这些都是孩子们以后的生活保障。最主要的花销在于四张嘴,也有学校定期给的的饭菜票,根本花不到钱。

 徐云一遍遍计算着孩子们的花销,计算着这些钱能支撑几年,却怎么也算不明白。够了,应该是够了。

 周日也是个晴天,徐云一大早把孩子们叫起来,“今天带你们去市里买好吃的,好不好?”

 “好啊,好啊!”连莲高兴地早饭也不吃了,溜下桌子,拉着妈妈的手就要出门,一分钟都等不了。

 一家人租了一辆小货车,进城大采购。为什么说大采购呢,因为云洁看到妈妈手里有一条很长很长的单子,列了好多好多待采购的东西,洗头水,香皂,脸盆,甚至于,还有一个电饭锅。

 云洁知道,电饭锅是个好东西,冬天的早上和夜晚,有了电饭锅,就不用穿过院子去南屋厨房凉哇哇地做饭,后世的电饭锅可是家里厨房的主力,可这个时候的电饭锅,应该很贵很贵吧!

 一到市里,徐云第一站就是到市中心的供销社,拿着好不容易淘来的工业票,买到了电饭锅,最重要的东西搞到手,接下来的采购就比较轻松了。

 因为租了一辆车,还带着一个免费的司机,徐云这边真是放开了大采购,连盐和酱醋都买了两三年的量,真是比过年还像过年。

 云升看着妈妈不要命般的采购,眉头的疙瘩一直没解开过,他不喜欢,很不喜欢妈妈这几天的所作所为,咋咋呼呼的,急急忙忙的,像是赶着做什么事情,让人心慌慌。

 连莲一会要冰糖葫芦,一会要肉烧饼,一会要小画片,徐云统统满足,三个大孩子却什么都不要,云升绷着一张臭脸,谁也不理。

 徐云暗笑,只得跟老大老二商量着来。云洁心里知道妈妈心里所想,无非是想尽量给孩子们创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能多保几年就多保几年,等孩子们大一点,再大一点,就能照顾自己了。

 今天请的这个司机也是个妙人,板板正正的年轻小伙子,眼看着最多20出头,驾驶技术很好,从不多话,眼睛也不乱看,一副讲规矩的模样,容易让人忽略他的存在。然而连母一旦买定东西,不等掌柜离手,他便接过来提在手中,极有眼色,倒显得连家这几个孩子像是甩手大掌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