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老陈的屡败屡战(第2页)

 老陈一出手就像个“疯狂收购侠”。2008到2010那几年,他拿着大把钞票,眼睛都不眨一下,一口气收购了7家超厉害的文学平台,就跟收宝贝似的。某点中文网被他收入囊中;某袖,在女性向文学这块简直是“大姐大”,市场占有率高达62%,也被他拿下;还有晋某文学,以及古言ip超多的潇某书院,通通都归了他。这一连串操作,就像游戏里的大招,把整个文学江湖搅得是天翻地覆。

 老陈心里打着一个超美的算盘,他要打造一个从“文学 - 影视 - 游戏 - 衍生品”的超级开发链条,就像一条神奇的生产线,啥都能造出来。

 刘师师的《步步惊新》就被他玩出了花样,电视剧在2011年热播,手游在2012年也闪亮登场,可把观众和玩家们迷得不行。

 为了捧红作家,他还搞出了个“作家富豪榜”,2012年唐家四少一年就收入3300万,这数字一出来,简直闪瞎了大家的眼,也让更多人看到了网络文学的“钱”景。

 那时候的盛大文学,可真是风光无限,巅峰期72%的网络文学用户都被它吸引,作品储备有430万部,占了全行业版权内容的58%,白金作家就有87人,91%都在他这儿,老陈走路都带风,感觉自己就是文学江湖的“武林盟主”。

 可这江湖哪能一直风平浪静呢?盛大文学的商业模式虽然创新,却也藏着不少坑。

 更糟糕的是,移动互联网时代来了,盛大文学却反应迟钝,支付出了问题,依赖那支出系统市场占有率不足3%,和大胖鹅文学依托的支付比起来,简直弱爆了

 公司内部也是乱成一团。某点中文网的创始团队2013年居然集体跳槽去了大胖鹅,这就好比自己的左膀右臂突然被人砍走了,核心编辑资源也跟着流失。

 2011到2013年,主编级人才流失,签约作家续约率暴跌,管理层也不消停,5年换了4任Ceo,战略方向一会儿想做“内容平台”,一会儿又想当“ip工厂”,员工们都被折腾得晕头转向。

 这时候,外部环境也来“凑热闹”。2013年的一次行动,某江文学40%的作品被下架,老陈看着自己辛苦收来的“宝贝”被下架这么多,心都在滴血。

 出版审批制也限制多多,获得书号的网络小说不足总量的3%,想把作品变成纸质书太难了。增值税负还加重,数字出版13%的增值税率,把利润空间挤压得死死的,传统出版却免税,这不是欺负人嘛。

 竞争对手也没闲着,大胖鹅文学2013年成立,财大气粗,用3倍稿费挖走了174位头部作家,这简直是在挖盛大文学的“墙角”。某度收购国宝看书,抢占移动入口,也来分一杯羹。2014年八八文学成立,靠着大数据推荐算法,把内容分发逻辑都给颠覆了,盛大文学的日子越来越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