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穹铁道:当古人遇见星神煌立三垣
第263章 辩论(第2页)
“不过说是这么说,咱还是赞同穹这小子的说法。功是功,过是过。两不相抵才好”
朱元璋一边说着,一边拿之前处理的一些勋贵举起了例子。
“标儿,你还记得之前那些仗着有些功勋,便在私底下胡作非为,贪赃枉法的老臣吧”
“他们就是总想着能功过相抵,才越发放肆,无法无天的”
在朱元璋看来,这法律一事虽说要礼法相结合。
但还是需要恐惧大于教诲的。
简单点说,朱元璋算是性恶论的一派。
他认为光靠教诲,是无法令人们遵守法律的,必须要有严格的惩罚,才能震慑人心。
说罢,朱元璋又指了指天幕中的苏克提瑞斯说道:“你看,这位老者也认为自己有罪”
“不可使法律的威严蒙尘“,他重复了一遍这道话语。
这就意味着,法律应当是一柄悬于每个人头顶的利剑。
无时无刻,警醒人们不要触及法律。
而一旦有了所谓,因动机是好意而减免刑罚的事情出现。
那这柄剑就会开始生锈,腐蚀。
最终人们将不会再敬畏法律。
当然了,以上一切归根到底不过是皇权的延伸。
大家心知肚明,这些话说起来头头是道。真到了用的时候,就是便宜行事了。
在有需要的时候,功过相抵还是会被拿出来的。
.....
而有朱元璋这样认为法律的震慑意义,大于教诲意义的观点存在。
那自然也存在与之相反的观点。
回到亚历山大和亚里士多德两人这边来。
“老师,我还是认为成文法应当适度让步于自然法”
亚历山大若有所思的看着天幕说道。
“这个世界上,存在着许多不同的城邦。人们的风俗、观念乃至于文化都有所差别”
“如果拿一套制定好的法律框架去套在他们身上,必然会产生大量的矛盾所在”
亚里士多德停顿了记录故事的动作,瞥了一眼自己的学生。
虽说他知道亚历山大一定会继承马其顿的王位,所以有这种统治者的思考方式也不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