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万不可穷尽【变化】,宇宙决不能停止演变
“你我二人,则是博识尊和那些向祂提问的天才们”
“你为什么会知道这布下面的东西,叫做玉佩?”
孔子将手中的托盘放在子路面前,将手比出碗扣状,将玉佩罩住。本文搜:61看书网 免费阅读
子路刚想开口回答,却被孔子打断。
“如果你没有看见,那永远只能称呼它为【某个未知的物件】”
随后孔子将手拿开,说道:“现在我们将其称之为玉佩(给予定义),你通过眼睛看见了玉佩(物自体)的存在”
“这时,神秘便被破除了,我们认知到了这块石头叫做玉佩”
----
借用孔子的话语,我们来简单了解下,博识尊和迷思的关系。
当孔子掀开了盘中的布(博识尊计算出了某个问题),那么子路(宇宙的智慧生物)便知晓了这件物体的存在。
并将其称之为玉佩(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当博识尊破除了迷思降下的未知之雾,一例真理便被找到了(玉佩的概念诞生了)
也就是所谓的(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
【由“人”通过经验,感官,认知。去将自然界中的某个物体,赋予其“人为”的概念。】
【而这个下定义的过程,便是将【物自体】转变为【现象】的过程。】
【同时,也是博识尊在计算宇宙万物的过程。】
祂在通过缄默的计算,在冰冷的0与1中去为【真理】赋予一项可以被认知的【概念】。
如果我们连一个物体存在的概念都不知道,那么它即使存在。
我们也没办法去证明它存在,因为我们甚至都不能去形容它。
语言,文字,思维。这是人类文明得以传承的载体。
当我们为一个物体取上名字,那么该物体便存在于人的思维中。
(就像刚刚子路认知玉佩的过程,即使再被遮住,他也知道下面是玉佩)
那么回到物自体来。
什么是物自体?是玉佩的本身。
我们在最初的将其称为玉佩的时候,玉佩本身就己经存在了,即使我们不认识它。
这个没有被定下概念,没有词汇去形容的原初存在就是物自体。
而这也就是博识尊所追求的宇宙真理。
无论博识尊有没有办法穷尽一切计算出宇宙的规律,它都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