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是展现自我,还是磨灭个性?

 (注:接下来两章,可能会有争议,纯纯我个人观点,叠个甲先) 

 理解,支持,配合的行为是【同谐】命途的体现。本文搜:秒章节小说网  免费阅读 

 「普世同谐,群星共熠,无上功德颂神主!世人同袍,万物同根,赐福之风拂大地!」 

 ——《谐乐颂》第一乐章 

 来自多个谐乐天体世界的集群星神。千面一体的希佩,宣唱着和谐一致的喜乐。 

 为了对抗宇宙无情的法则,智慧生命需要抹煞孱弱的私欲与个体的差别,融入同一阙谐乐中——以强援弱,以死护生。 

 正如同谐的外貌一样。 

 祂那三相面的身躯代表着千万种侧面,每个人都能从祂的身上,祂的理解中看到属于自己的“道”。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你可以否认祂,你可以污蔑祂,你可以赞扬她,也可以无视她。 

 你从希佩的身上看到的恐惧,看到了希望,看到和谐,看到的淡漠。 

 祂不在乎,祂依然会展开双臂,欢迎你加入同谐的家族中去。 

 正如同希佩那由无数拼图组成的身体。 

 拼图大小不一,参差不齐。 

 但它们却在同谐的指引下,互相嵌合,毫无突兀。 

 大唐,被后世神话为托塔天王的李靖就从中看出另一番韵味。 

 “这同谐的理念,和军队的调动极为相似啊“ 

 “刀盾手,长枪手,弓兵,骑兵、他们各有所长,各有分工。 

 单拎出来不足为虑,但若摒弃隔阂,因势利导,随时变化,便是万胜之师”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在宫殿内的龙椅上,李世民眼中则又是一番画面。 

 他从同谐希佩身上看到的,是自己端坐于帝国之上,摆弄着名为大唐的积木。 

 大唐便是同谐的实体化。 

 各职官吏,文武百官,不正如同拼图一般,组成了大唐。 

 对了,还有最重要的大唐百姓。 

 春秋时期。 

 孔子 

 一生信奉礼,为了再现他理想中的那个社会结构,而周游各国,不断宣扬自己的理。 

 他看到的,是自己一首追寻的理念。 

 他删定《尚书》,提出了圣王之道。 

 礼乐治国,王道乐土。 

 希佩就像是尧舜般的君王,信仰同谐的人围聚在祂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