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羡慕的情绪(第2页)

 他又继续解释道:“最重要的便利就在于没人每天查你是否迟到早退,出门联系采购的各种花销也都能报销,哪里像其他坐办公室的工作。” 

 说到这里,张大叔补充了一句:“还有,现在打电话很不方便,信号还常常断,大部分时候得亲自上门跑业务,所以要是做采购每天都规规矩矩待在办公室才是天大的笑话。” 

 他停顿了一下,“还有出差补助呢,每趟都有固定数额,参加一些展销会还有各种赠品之类,总体福利还是很不错的。” 

 讲完这些好处后,张大叔拉开仓库的大门,易卫东推着他的三轮车走进去,眼前景象立刻令人震撼——仓库内堆放着各式规格的钢板、钢管、铸铁部件,甚至还有几台奇怪的机器摆在角落,最深处竟然还能看见拖拉机和一辆由单缸柴油机驱动改造的手扶三轮车。 

 这个手扶三轮与后世流行的样式完全不同,后者的发动机往往安装在底部位置,而这辆却是手工焊接,发动机被设计成侧向前摆放。 

 易卫东好奇发问:“张大叔,咱们厂是不是也造这种手扶拖拉机?” 

 “你还真不清楚啊?” 

 张大叔笑道,“我们厂下面其实还有好几个分厂,包括专门制造柴油机的。” 

 看着眼前琳琅满目的机械产品,易卫东心生向往。毕竟成天骑普通三轮送货确实太累人了,汽车虽好,却难以申请使用,更别说私人挂牌上路的问题。相比之下,这三轮和四轮拖拉机就隐蔽多了,既能解决问题,也不会显得突兀。 

 他忽然心里有了主意:等这次关于楼板的事务谈妥后,要不要找范主任说一下情

况,把自己的那辆三轮车借几天,回去按照这个模板复制一辆? 

 而且仓库里的柴油发动机崭新完好,未来如果能够批量仿制出来卖些到各个合作社或农村地区,应该也有销路吧! 

 片刻之后,三人来到一堆钢条旁边。张大叔说道:“这就是用于3.3米长楼板制作的特殊钢材,每捆一百斤。” 

 随后,三人合力抬起六捆放到三轮车上。易卫东忍不住追问道:“张大叔,您刚说这些都可以拿去换物资对吧?” 

 张大叔点了点头,答道:“当然可以,这些都是超出生产计划的部分。直接出售的话不好看,大多数还是用来换资源了。” 

 听此解答,易卫东依旧有些不明白。“什么是超计划生产呀?” 

 他不禁追问起来。 

 傻柱讲道:“你不清楚呢,要是上面规定要加工一百个铸铁零件,可不能仅做一百个哦。万一其中有两个不合格,难道再另外生产两个吗?” 

 这么一说就懂了,后来华夏的工厂常常把多余产品便宜处理掉,这些多出来的东西其实就是所谓的尾货,不过换个称呼罢了。养猪的道理也相似,通常都会多养几头,如果有个别生病死了还有替换的猪。 

 但是张大叔表示这是超计划生产,这个新词一时让张大叔有些困惑不解。 

 易卫东和傻柱离开了七号仓库,与张大叔道别后,傻柱问:“你今天是不是又要下农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