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自然越好

 说完这话,他还特地点破关键所在,“现在明白了吧?那就是——人家楼板厂根本没法自主支配生产的成品。” 

 听到这儿,易卫东终于明白了一些门道。原来是这么回事!楼板厂既然无法自己处理产品,那若想偷偷给自己造家属楼,就只能私自去找足够的原料(包括钢条和水泥),然后再秘密启动这条私密产线。 

 他立即好奇起来:“水泥那边协调妥了吗?” 

 “放心吧,” 

 王志国答道,“早就安排好了。到时候用新做的楼板跟水泥厂交换一部分‘计划外’的水泥就可以了。” 

 “连水泥也有计划外的?” 

 易卫东有点惊讶,随后转念一琢磨也就释然了——大概是因为某些时候厂家超量生产了一部分货物却没有上报吧,这样就能拿出来自行消化处理。不过只要是为单位谋福利,而非放进私人腰包,通常上面也就睁只眼闭只眼。想到此,易卫东再次询问:“所以到底想怎么解决钢条这事呢?” 

 “钢条得准备多少?” 

 王志国回答说:“起码也需要几百斤吧,越多自然越好。” 

 当得知仅需数百斤时,易卫东心里总算松了一口气。他在心中盘算,自己的那个特殊空间完全可以产出数吨钢条,只是因为原料有限,否则想要多少就有多少。目前除了从废铁堆里寻找废弃的铁器,他还没有其他渠道去获取大量的废铁,所以还需要在轧钢厂这里想办法。 

 易卫东思索片刻后说:“这事我回去商量一下,不过几百斤应该可以解决,下回我带过去。” 

 王志国满怀感激地回应:“谢谢你啊,卫东。我已经问过好些人了,都说搞不到钢条。” 

 随后,王志国将毛驴与山羊都栓到了三轮车后,说道:“路上悠着点,时不时停停,不然山羊不愿意往前走了。” 

 易卫东应道:“好嘞,志国哥,回头写信告诉我情况。” 

 两人相互道别之后,各自踏上归途。 

 --- 

 没走出多远,易卫东就转进了一片路旁的小树林中。借助树木的遮挡,他悄悄将携带的东西收入特殊空间之中。他担忧若直接返回昌平汽车站可能会碰见王志国,便决定先骑行至水屯公社,在那边乘坐345路公交车返回德胜门。 

 水屯不过是途中一个小站,简陋到候车室仅仅是由两间泥屋构成。一上午的奔波早已让易卫东饥肠辘辘,可是由于公交车班次不准点,他也无法离开车站觅食,只能从挎包里取出一个夹着猪头肉的烧饼充饥。 

 香喷喷的食物立刻吸引了一名等候车辆的小男孩,那孩子睁大眼睛望着他,嘴里不断央求父母要吃肉。面对这般目光,易卫东显得格外尴尬,只能逃也似的溜到候车室之外,在路边蹲着继续吃了两个烧饼。刚刚吞咽干净,345路公交车便来了,下午三点左右,他终于回到了轧钢厂附近的家属院。 

 把一只肥美的猪安置进后院的猪圈后,他还发现自己的私人空间中仍有四头驴子、三头猪以及两只山羊,光是这些肉类储备就能供他享用好几年时间。心情舒畅地来到前院后,又收起了早晨晾晒的衣服,刚想休息一会儿,脑海中忽然想起昨日习得的新式长拳还未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