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菜市场(第2页)
“小兄弟,能否卖我两条鱼啊?”
一个汉子问道。
易卫东摇摇头说:“我没带秤呢,这些都准备送去收购站。”
那汉子便放弃了排队,凑过去看了看喊道:“有没有人带了秤?借我用一下呗。”
大家互相瞅了一眼,都没人带。来收购站卖东西,谁还会自备秤呢?家里的货物已经称过重量了,就算在收购站稍微多些或少些,心里也都有数,根本无需额外带秤。
几个人挤了过来,场面变得热闹起来,像菜市场一般喧嚣。有人提议问收购员能否借用磅秤称一下。这时记账员不耐烦地喊道:“你们都在干嘛呢?好好排队,还想不想把东西卖了?”
听了这话,人群安静了些许,看来收购站不会借出磅秤使用了。有人大声抱怨起来:“你们收购二毛,转手再以二毛五卖掉,咱们先买两条又有何妨呢?明明鲜鱼是能随意交易的嘛!为啥不能从小伙子这里直接购买?”
听到有人带头抗议,有几个小青年也开始跟着附和。记账员与负责磅秤的职工商议一番后想到,这批鱼并非收购站自家的存货,对于这些人也确实拿捏不准是否该得罪。倘若他们闹腾几下就改道到其他收购站去卖货,自己可就没赚头了。于是记账员说道:“你们挑些吧,也可以让你们称一称。不过只限于你们几位罢了,挑过后要先把这位年轻人的鱼过称呢。”
一听可以买,那些原本没打算买的也都围拢了过来。毕竟两毛一斤很是便宜,比肉还划算,当时粗粮价格还要高三毛钱呢!
很快动作快的人选好并送去过称。而此时本是准备来卖货给收购站的人却率先掏钱去买鱼了。
等这一阵抢购结束,易卫东手握已超过十三块钱。
之后记账员招呼易卫东将三轮车推到磅秤边称重。几个之前积极的小青年自然上前帮手,把鱼搬进大盆。过了磅后由记录员做好记录,
随后两个收购站的员工将鱼搬到板车上。
全部鱼称重完成之后,记账员开好单子交给易卫东,并且嘱咐他拿着票去办公室领钱。早前易卫东就发现其他人也是拿着票走进同一个办公室兑换了金额。同样他也照做了进去。
房间里有两个会计工作人员。易卫东把单子递交给记账会计。这位接单时一看数目竟是五百多斤的鱼,不由得好奇追问:“你送来的都是鲜鱼呀?”
“没错啊,昨晚刚捕的,都非常新鲜呢。”
易卫东解释道。
另一边掌管现金的会计听罢连忙道:“赶紧给盖章,你顺手帮我定两条回去。一会儿我把钱给你。”
记账会计快速完成了盖章程序并将单子交予了对面的现金会计手里。随后匆忙跑出去安排后续事项。
接着现金会计清点好数额——总共106块5毛6分钱后,将钱推向易卫东,并叮嘱他确认数额无误。“小同志,请仔细数一下对不对。”
易卫东拿了十张整票面的一元钞又点了下零钱,回答道:“没问题,刚刚好的一百六块5毛6,谢谢您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