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准备嫁妆(第2页)

 。问题是,要在城里找份工作又谈何容易!况且岗位早就被占满了,即使有人退休,也都是自家孩子接班。比如秦淮茹,她丈夫过世后,就是靠顶他的班才有了份学徒工的活计,每个月领着二十七块五毛钱的微薄工资。 

 ---- 

 易卫东听见他们在讨论上户口的事,刷完碗后便坐在一旁听着。傻柱又追问了几句,最终确认,没有工作就不能落市里户口。一大爷补充道:“如今京城没工作的都**(安置)啦。街道说了,要是直接把户口迁上来,就得立刻安排**(就业或下乡)。所以要上市里户口就得先找到一份固定工作才行。” 

 原来如此!易卫东也是到京城之后才晓得,**这一制度从56年就已经开始实行了,主要就是为了应对城市里无业人员的问题。只是过去涉及范围较小,普通人并不太了解罢了。假如迁入市内却无法解决就业问题,那么**就会直接分配他下乡。与其这样,还不如不上户口呢! 

 傻柱不死心,继续追问:“大爷,就没有其他办法了吗?” 

 一大爷犹豫了一下,说道:“那就得花钱买份工作喽。” 

 “买工作?” 

 傻柱的声音忽然高了起来,“要花多少钱啊?” 

 一大爷伸出手指比划了两下,说:“五百块。” 

 傻柱闻言顿时没了声音,低头闷闷不乐。尽管他自己手头宽裕些,但易卫东怎么可能眼睁睁看着他掏这笔钱呢?于是易卫东赶忙接口道:“大爷,既然不能上到市里,那可以把户口落在哪里呢?” 

 一大爷叹息着答道:“

这也难办呐。得找个村子愿意接收你,开据证明文件,区公安局才会允许给你登记户口。不过现在人都不愿意轻易收礼了,若没有过硬关系,谁也不想平白往村里添个人。” 

 傻柱沉思片刻,说:“那就麻烦您了,大爷,我明天就去厂长办公室问问看能不能给我个临时工的机会。” 

 一大爷看了眼易卫东,欲言又止,最后只好说:“你先试试吧,实在不行我们再另想办法。我得赶紧回家了。” 

 易卫东和傻柱将一大爷送到门口,返回来后易卫东也没了聊天的心情。原本还想炒点生葵花籽当零食,结果连这点兴致都没了。洗漱完后便直接歪倒在床,思绪不断盘旋:自己到底该怎么办呢?怎么也想不到如今单单为了一个户口竟如此困难重重……存钱倒是简单,但这笔买户口的钱,又如何能够轻易动用呢? 

 一大爷刚进家门,一大妈就迎上焦急问道:“你跟他们说了吗?” 

 “说了。” 

 一大爷叹了口气,“咱们总不能操之过急嘛。先让傻柱去尝试着找找路子,万一卫东既找不到工作,又找不到愿接收他的村子,那时再说过继收养之事也不迟。现在提这些反倒显突兀了。” 

 一大妈略感释然地点点头:“嗯,你说得对。确实得耐心点。再说了,这运气真是不错。姓易的孩子过来还能保持原姓氏,省得改来改去了。” 

 “对,暂时就这么着吧,等等再说。真等卫东实在没办法找工作了,再做下一步打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