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局赤色

第367章 始闻云梦有神名(第2页)

 

我将铜币和连接在一起的金蟾舌头一块拿出,仔细观察。

 

尔后。

 

我眉头一皱。

 

这枚铜币,并不完整。

 

上面空空如也,一个字,一条花纹都没有。

 

仿佛刚刚压铸成型,尚未来得及复模留字。

 

古代铜币铸造,共有两种方式。

 

第一种,先雕刻好模板,也就是雕母,而后按照雕母制作模具,包括铜币上的字符纹饰在内,一体铸就。

 

第二种,则是在第一种的基础上,模具拆封。例如,将制造大小形制的工序和压字的工序拆封,等大小形制铸造好,再用第二套模具压铸字符纹饰。

 

第二种方法,并不常见,也不是大规模铸造铜币的流程。

 

其本质目的,乃是为了“查缺补漏”。

 

古代工匠,尤其是铸币的匠人,技艺必定精湛。

 

可哪怕已经提前雕刻好雕母,因为时代限制的原因,模具或许也会出些差错,或者某位君主脑袋一拍,觉得哪里不够好,需要重新铸造。

 

这时候,将工序拆封,就不用反复制造模具,而只需改造不够好的那一部分。

 

此刻,眼前这枚铜币,就好像工序拆分,且压字流程没走完的那种。

 

但这不应该。

 

且不说铜币本身并非古币,而是距离此时不久的现代工艺品。

如果只是一枚没有任何字符,毫无线索的未完成铜币,又何必藏得这么严实?

 

我的拇指,下意识在铜币上轻轻摩挲。

 

仔细感受,铜币光滑如新,并没有任何刮擦痕迹。

 

就是……太光滑了。

 

简直和塑料薄膜一样光滑。

 

这不正常。

 

或许是沾了水的原因?

 

我将铜板上的水渍擦干净,又把手上的水也擦干,而后,我再次触摸。

 

触感略显干燥,甚至有种滞涩感。

 

这很正常。

 

上面的水分不可能这样就完全擦干。

 

可触感依旧不同于金属!

 

这难道不是铜铸的?

 

我在铜板边缘屈指一弹。

 

“叮!”

 

铜板发出一声金属颤音。

 

正当我感到疑惑时,白菲菲惊叹道:“好光滑,反光感竟然这么强。”

 

我心中一愣,把铜板对准头顶的灯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