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局赤色

第229章 千万珍宝(第2页)

大明距今毕竟已有数百年。

数百年间,真实存货所剩无几,倒是各种仿品百花齐放。

这其中,便有许多造价大师,所仿制的东西,连许多鉴定大师也瞧不出来。

所以,我还要进行更加全面的鉴定。

我让贝贝找来工具,又让张丽打了一盆热水。

等把上面的污渍擦干净,我借助高光手电筒,一寸一寸,仔仔细细的检查起来。

从所用材质,到胎型胎质,到釉色,再到青花纹饰,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见我这么上心,张丽默默坐在一旁,不敢打扰我。

倒是贝贝,一脸好奇的凑了上来。

瞧了青花香炉好久,看不出什么,于是她直接问道:“哥,这东西很好吗?”

我点点头:“无论真假,价值不凡!”

贝贝有些疑惑:“古董不就是辨认真假吗?我听说真假之间,价格一个天上,一个泥里,怎么到了这儿,假的也变之前了?”

我笑道:“你说的论断,对绝大多数古玩都挺合适,但有些东西不行。”

这里头,有个说法,便是名家出品,大师手艺。

谁说大师就不造假的?

甚至有些大师造假出来的东西,比真品还值钱。

虽然少见,但这在古玩一行里,绝非没有。

当然,这种物件,古玩一行里,一般不叫造假,而叫“仿制”。

毕竟大师出品,代表技艺顶尖。

对于所谓的艺术品来说,自然值钱。

刚好,古玩这东西,就是历史属性和艺术属性的结合品。

每一个物件,都代表了历史中某一阶段的审美追求和文化价值。

听了我的解释,贝贝恍然大悟:“难怪你突然发来信息,让我随便弄个香炉,摆到路边呢。”

没错,那个调换了青花香炉,摆在居民楼出入口角落的陶制香炉,正是我让贝贝给我打的配合。

说实话,那手机店老板还真不好糊弄。

并非他懂多少古玩鉴定,察觉出青花香炉的价值,而是他贪欲极重。

只要跟钱沾点边,他立马变得无比警惕,怕我占他半点便宜。

为此,连更换香炉,他都要跟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