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局赤色

第42章 刀出落宝(第2页)

 这也是我敢登台的底气。 

 无论如何,我都会挑虎哥的刺。 

 他手里的东西,哪怕本身没有破绽,我也能生生给他弄出破绽,保证别人看不出来。 

 古玩也好,千场也罢,其核心本质,都是玩命。 

 本就是仇人,我可不会跟对方讲江湖道义。 

 可既然他的东西,原本就有漏,那这阴私手段,就没必要了。 

 甚至,我得让所有人挑不出错,马后炮也不行。 

 我这举动,就是在证明,我手里头干净,没提前做什么手脚。 

 一切正大光明! 

 杨老也清楚这点,没有犹豫的接过。 

 台下众人见状,忍不住应了声“好。” 

 杨老仔细检查了一遍,冲着全场点了点头。 

 “东西没事。” 

 而后他又问虎哥:“李先生,您要复查吗?” 

 这是为了事后虎哥污蔑两人给他做局。 

 要不加这一句,到时候一盆脏水泼下来,哪怕所有人知道他是嘴硬,也解释不清。 

 虎哥此时两眼冒着凶光,面上依旧镇定。 

 他摆摆手说:“不用!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我还怕他手里抹灰?” 

 看似大方,我却瞧出,他懒散的姿态下,身体已经紧绷。 

 他在紧张! 

 我冷笑一声,没有接回拨浪鼓,而是对杨老问了一个问题:“杨老,这拨浪鼓的鼓耳,您说是用什么做的?” 

 此话一出,场间众人面面相觑,唯有虎哥,面皮一抖,脸色阴沉如水。 

 他身后的朝奉,更是急的身体直哆嗦,一手攥着手机,另一只手掏出手帕,不断擦着脸上的汗。 

 杨老眼里精光一闪,似有所悟。 

 他说:“拨浪鼓的出现,由来已久,最早可追溯至战国时期。其鼓身多为木质,鼓面以牛羊皮最为常见,鼓耳则历经更迭,随时代而不断变化,从木珠、瓷珠、桃核,乃至玉珠,铜铁珠,珍珠,琉璃珠,玻璃珠等等,各有差异。” 

 “而在元朝,因地域辽阔,银的产量极大,统治者为了炫耀权势和财富,十分崇尚金银,其中金子稀少,便以银为广,不仅大量制作金银器,还广泛用于建筑装饰,以及服侍首饰。” 

 “除了银,元朝也十分喜爱宝石,称其为‘刺子’或‘回回石头’。因奢靡之风尚行,在金银和宝石方面的技术也得到发展,以宝石为例,如掐丝珐琅,宝石镶嵌和镂空玉雕等技术,也是自元朝传入中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