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抚市汽车行业的崛起(第2页)
会场内,空调吹出的冷风驱散了夏日的燥热,但驱不散某些人心里的躁动。
魏臣坐在第一排,身旁是李秋奎,再往后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招商局局长等一众官员。而其他受邀的企业家——大多是本地建筑、地产、制造业的老板们——则被安排在第二排及之后的位置。
这个座次,已经说明了一切。?
魏臣刚坐下,就感受到背后投来的数道目光。
有人小声嘀咕:
"那不是魏臣吗?他怎么坐那儿?"
"听说最近捐了五万,李市长亲自接见的。"
"五十万?他有钱就算了,竟然一口气捐了这么多?"
这可是八十年代啊,捐五十万相当于二十一世纪有人捐了五千万啊,一座城市当中,有几个人能拿出如此手笔?
哪个地方官方不把他当宝贝?
然而,魏臣面色如常,只是轻轻整理了下西装袖口,仿佛没听见那些议论。
这时,招商局的王局长走上台,敲了敲话筒:
"各位企业家朋友,请安静,我们的会议马上开始。"
会场渐渐安静下来,但那些探究的目光依然在魏臣身上来回扫视。
李秋奎上台讲话,他先照例讲了些官话——“抚河新区是市里重点规划项目要打造现代化汽车产业集群”之类的套话。
但讲到一半,他突然停下,目光扫过全场,最后落在魏臣身上:
"在这里,我要特别表扬一位企业家。"
会场瞬间安静得落针可闻。
"魏臣同志,不仅企业经营得好,更重要的是有社会担当!“李秋奎声音提高了几分,”他刚刚为我市教育事业捐赠五十万元,这种回馈社会的精神,值得我们所有企业家学习!"
——五十万??
会场顿时一片哗然。
第二排某个地产老板手里的笔"啪嗒"一声掉在地上。有人倒吸一口冷气,还有人忍不住扭头去看魏臣的反应。
魏臣依旧端坐着,面带微笑,仿佛这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但坐在他斜后方的田东清楚地看到——魏臣的右手食指在膝盖上轻轻敲了两下。
这是他们之间的暗号,意思是:?
"效果达到了。"
更让人震惊的还在后面。
李秋奎讲完话,开发区管委会刘主任上台介绍规划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