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蕨根粉(第3页)

 山里的野葛根那时一斤一毛五,很多人争着挖,运气好挖到一窝葛根,能卖几十块,是难得的好事,还有人开着拖拉机专门到山里收购。 

 宋阳现在只是提前让大家熟悉,以后大家就都是熟手了,宋阳也想开上拖拉机,他有自己的打算,只要找准路子,当小山民也能过上好日子。 

 中午宋建国和王静雅回来吃饭时,宋阳和冯晓萱没提这事,两人吃完饭,扛着锄头去了附近山坡。 

 蕨类植物漫山遍野都是,如今蕨菜没那么受欢迎,被当成清理不完的顽固杂草,要是在田里发现,不及时清除,两三年就能长满整片地。 

 蕨菜生命力和繁殖力极强,地里只要残留断根,第二年又会长出一大片,不用担心挖绝。 

 当然,后来蕨根粉制成的商品畅销,山野里的蕨根就遭了殃,于是有了挖一半留一半的规矩,和山里采药的做法一样。 

 蕨菜春季采摘,蕨根却是深秋和冬季采挖,大概每年11月到次年1月。蕨菜是一年生蕨类植物,冬季枯萎,正是采挖的好时机。 

 蕨菜一般长在土质干燥的地方,这种土挖起来费劲,所以想轻松采挖蕨根,最好选雨后,泥土湿润,容易挖出。 

 不过这样挖出来的蕨根沾满泥土,拿回去清洗也麻烦。而且蕨根挖完得一筐筐背下山,说挖蕨根是辛苦活一点不为过。 

 连着多日天晴,山坡泥土板结,两人抬着锄头找浅一些的地方挖。 

 一下午挥汗如雨,好歹挖了百多斤,看起来像一堆堆树根。 

 只是做个示范,引起大家兴趣,宋阳和冯晓萱看时间差不多了,就没多挖。 

 他们像挑柴一样,用藤条捆成四捆,插上杠子,挑回盘龙湾,放到河里一根根冲洗干净。 

 加工才是最麻烦、最耗时的。家里有舂米的石碓窝,洗净后把蕨根放进去,用木榔头反复捶打至稀烂,再用大筲箕铺上纱布,用水洗出里面的淀粉,装在缸里沉淀。 

 隔天把水倒掉,沉在缸底的淀粉还要晒干保存。 

 后来很多山里人从事这一行才明白,挖蕨根要一天,打蕨根粉要一天,晒蕨根粉又要一天。正因为挖蕨根费劲,处理麻烦,很多人不愿意干,即便它曾是饥荒年头的救命粮。 

 宋建国和王静雅回来看到小两口摆弄这些,只是简单问了句:“弄这些干啥?” 

 冯晓萱简单回了句:“想做点蕨根粉条尝尝。” 

 老两口习惯不过问小两口的事,随他们折腾。 

 第二天老两口去上工,小两口把缸里的水舀掉,把沉淀在底部的蕨根粉弄出来,放在晒席上晾晒。 

 宋阳估算了一下,大概十五斤蕨根才能做出一斤蕨根粉。 

 昨天一下午忙活,才做出不到十斤蕨根粉,但要是当口粮,够一个四口之家吃三四天,还是挺有成就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