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交流(第3页)
三四栋楼房凑在一起,就能定义为一个小区。
要是放在内地,不来个十几栋楼房,拥有数千上万套房子,怎么也称不上一个小区的。
分配到亚视的内地电影厂专业人才,他们的宿舍就在这个小区。
属于公寓房,面积不大一套三十平左右,一室一厅还有厨房和厕所,一间公寓住了两位内地来的员工。
这样的环境,比内地此时的筒子楼肯定要强不少。
王强和李东一个来自珠影厂,一个则是来自桂省制片厂。
他们两,分配到了同一间公寓。
都是内地电影厂职工,很快就从刚开始的生疏,没几天就熟起来了。
他们一个摄影师,一个则是灯光师,都是剧组的核心工种。
不仅如此,他们还都是学校毕业的大专生,正儿八经的学院派。
可惜,再是学院派,分配到了电影厂之后,也只能从助理开始做起。
而且还不是主要助理,而是助理的助理,平时就是想要摸一下摄影机或者灯光器材,都不是很容易。
他们一个在电影厂干了三年杂活,一个则是干了四年杂活。
理论基础一点问题都没有,可就是没有多少上手实操的机会。
按照规矩,等他们从助理的助理,混到助理的时候,就可以慢慢上手机器了。至于什么时候能够成为真正的摄影师或者灯光师,那就得看前面的老资格什么时候愿意放手。
本来这也没什么,可电影厂的日子难过,他们的日子只会更加难过。
这不,港岛方面的合作邀请传开,他们二话不说主动报名参加。
一来港岛这边给出的劳务费不低,二来就是想要碰运气找机会。
港岛的商业影视剧发达,而且影响力也不小,作为内地的从业人员,自然能够更早接触到港岛的部分精品影视剧。
若是能够在港岛,参与商业影视剧制作和拍摄,对他们来说就是天大的好机会,以后不管是留在港岛还是回到电影厂,都有不一样的前程。
当然,港岛繁华吸引人,也是一个不可疏忽的原因。
那些把持了电影厂大量资源的老资历们,自然不会贸然放弃手里的资源,跑去港岛重新开始,他们也没有这样的决心和勇气。
另外,老资历的电影厂员工,他们的思想已经定型,想要适应商业影视剧的制作,怕是难度相当之高。
也只有想要改变现状的青壮年人才,才有搏一把的勇气。
而且他们的思维活跃,也能够很快适应商业影视剧的制作理念。
事实也确实如此!
王强和李东到了港岛,先是熟悉了三天,等新鲜劲过后,立即就投入了紧张的工作之中。
亚视自从举办《无限制格斗大赛》和《选美大赛》爆火,赚了大笔广告费和赞助费之后,在电视剧的制作方面投入巨大。
尤其是涉及古装片的拍摄,需要的各方面专业人才极多,本身的员工数量有些支撑不起好几部电视剧的同时拍摄任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