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围而不攻

挞懒这回是真迷糊了,戎马半生,到今天才知道什么叫黔驴技穷!

再说刘豫接到徐文战报之后,也气得他咬牙切齿。

“徐朗啊,花月先!你们就是我前世的冤家,今生的对头!如果有一天若落在我刘豫的手里,非把你们一刀一刀的活剐了不可,屡次坏我好事!三年多的时间,两三万人马折在你们手里,哎呀呀,气死我也!”

差点把这老家伙气吐了血,驴牙咬的嘎嘎直响。

这时刘豫突然想明白了一点,不是我手下人无能,你挞懒又能如何?不也是一败涂地吗?二万人马折损近半。看起来这一招也不管用,这可如何是好呢?

想着想着,刘豫突然灵机一动,不如把都城迁到东平,何必在济南这么远的地方鞭长莫及呢,想在这儿,赶忙召集群臣商议此事。

当然他这些手下有赞成的,也有反对的,各执一词,争论不休。这些人多是出于自己的利益考虑,但刘豫早已拿定主意,谁也更改不了。

“各位爱卿,凡事有利就有弊,既然迁都东平好处颇多,毋需再议。从即日起,各自安排处理家中事宜,争取在一月之内完成南迁计划。”

其实刘豫这一招确实非常的高明,由于东平和青州属下靠近北面的几个县城都处于空白状态,他安排的官员皆已到位,迁都过去,可以稳定时局。

第二,作为首都的卫戍部队有数万人之多,足以震慑青州的各路人马,只要他们不主动出击,别人是没有主动进攻的资本。所以说,在这种情况之下,迁都东平是他最明智的选择。

现在的问题是东平府仍然被宋军占领,首先得拿下城池才能完成迁都。

“诸位爱卿,现在东平的守将是谁,手下有多少兵马,有谁知道给孤家说说?”

右丞相张东出班奏道,“皇上,据前线回报,目前东平守将只有六个人,领头的叫秦月桥,手下有个参军李琨,将领是仇天龙夫妇和仇天虎丘同文。人马不足八千,但城池坚固,易守难攻。”

刘豫点点头,“嗯,张丞相,孤知道你文武双全,这次拿下东平的重任就由卿家挂帅,朝中大将任你挑选,择日开拔,两万人马皆是守卫京师的禁军。由挞懒在青州牵制他们大部人马,完全可以优势兵力令他们放弃东平,不知卿家还有何妙计。”

张东初听要他挂帅出兵深感意外,前面的几位都吃尽了苦头,他比谁都清楚,但他也明白,这个差使推是推不掉了,硬着头皮也得顶下来。

“回禀皇上,臣定不负所托,竭尽全力,拿下东平完成迁都之大计。”

“好,卿家果然是干国忠良,下朝之后马上点兵派将,择日起程,孤等着你的好消息。”

下朝之后张东可是有点犯愁,兵马随便调动,可朝中无大将,就连廖化一样的先锋之才也是捉襟见肘。他突然想起一个来,他就是在家养伤的蒋存良,这个人有勇有谋,也只有他了!

想到这儿,他马上调转马头直奔蒋家。

蒋家并不大,门前也只有两个亲兵站在门前。

张东一点手,“去通报你家将军,就说张东求见。”

当兵的虽然并不认识张东,但名字还是知道的,再说官服在身,知道他是个大官。

亲兵进去一会儿就跟着蒋存良来到府门外。

“末将蒋存良参见丞相大人,快到屋里请。”

“蒋将军不要客气,不知伤势如何,朝廷用人之际,可否愿意出征啊?”

其实从得到士兵通报的那一刻起,他就已经知道张东的来意,“丞相有事尽管吩咐,属下已经痊愈,随时听候调遣。”

“好,蒋将军可有得力干将,向本帅推荐几个?”

“丞相放心,我家李将军虽然下落不明,却介绍一个人于前日到我这儿,何日出兵一并带上。”

“好,对于这次围攻东平,皇上志在必得,已经动用了禁军,准备迁都,晚上到我府上,略备薄酒,共同探讨一下诸项事宜,择日起兵。”

不说二人如何密谋,三日后,以蒋存良为先锋的五千大军三更造饭,五更准时出发!

张东又点齐一万人马随后跟进。

刘豫这儿刚起兵,秦月桥就已经得到线报。他随即派人向青州的大将军和军师禀报,一面又动员手下战将积极备战。

“各位将军,线报得知,刘豫正准备迁都东平,目前以蒋存良为先锋的五千大军,近日将到达城下,在没有得到大将军命令的前题下,积极备战,确保东平城万无一失。”

蒋存良的行动也是雷历风行,两天后的中午就已经带领着五千大军浩浩荡荡的开到东平城下,除后面的水路以外,其它三座城门北面和西面各有一处安营下寨。

月桥领着人在城上观看,“李参军,咱们可不可以趁敌人立足未稳,打他个措手不及呀?”

李琨想了想,“秦将军,以卑职之愚见,蒋存良不比白勇丁义,这家伙有勇有谋,不可轻敌。大将军虽然让咱们见机行事,却强调以守城为主。再看姓蒋的逼近城池下寨,又防范森严,且围而不攻,只留东门,目的就是逼我们弃城而逃,而我们的军粮皆已运走,只留十数日之用,就是表明大将军让我们见机行事外,或有机会配合青州方面一同行动。”

秦月桥点点头,“就依参军之见,不过姓蒋的要是敢来挑战,我就杀他个人仰马翻。”

李琨笑了,“那是当然,属下赞成!”

好像似对方猜透了宋军的意图,只是围而不攻,直到张东的一万大军在离城十里安营下寨才把手下将官招集起来开会。

“各位将军,明天早上随本将军到东平城下讨敌骂阵,大家各显神通,杀他个人仰马翻,拿回一棵敌将人头赏银千两,力争首战告捷。”

蒋存良气宇轩昂地走出中军大帐,早有亲兵牵过战马,扳鞍认蹬,领着众将冲出阵前。

“呔,城上宋军听着,识相的赶紧开城投降,不然我数万大军杀入城中玉石俱焚,鸡犬不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