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以逸待劳上(第3页)

 徐朗说,“同喜同喜,国家用人之际,不能后继无人,还有那个盛云欧阳宇也不错,将来都是可造之材。闲暇时教他们些武艺,再督促他们读些兵书战策,也算为国家培养人才了。若按石宇的说法,咱们营中诸将,能力敌李成徐文者不难,但若对付关师古就难有胜算了。”

 月先若有所思,“月先也有同感。先不说武艺,徐文的信我也看了两遍,自古以武定输赢,倒不是什么新鲜事儿,如果我们不是畏敌如虎,就应该主动把桥修好,然后跟他们决一死战。他这是明显的将我们一军,这些也可以不去理会。但他说各自退后,却值得研究!”

 月先喝了一口水继续分析道,“各自退出数箭之地,我们这边就等于放弃沿河防线,若他们后退做为战场,我们得修桥了。而且我们每次出兵必须过桥孤军深入,万一出现意外,无法迅速撤回,于我方非常不利,不知将军有何考虑?”

 徐朗乐了,“军师分析的对,无论我们过河还是不过河都中了他们的圈套,我看根本不需理会他们,以不变应万变,一会儿我简单的给他回几个字儿,愿意修桥让他们自已来,看他们下一步如何行动再说。”

 月先点点头,“暂时也只能如此了,等待时机再退敌兵,目前敌我兵力相当,若再对方有增援到来,我军将处于劣势。”

 徐朗点头同意,“这个不难,我可以马人派人传令青州和东昌府各自派兵来增援,命令梁春和月桥带石宇和盛云四个人,黑白两班倒,专门负责沿河防守工作,不可有半分松懈。”

 “将军且慢,月先以为,待伪齐援军到了以后咱们再调兵不迟,先拖他几天再说,现在主动权掌握在咱们手里,等抓住机会,再命令二州府人马合兵一处和咱们里应外合可破敌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