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不压朕道旁过者

第9章 齐国表态

清晨,旭日东升。

 迎着冬日第一缕阳光,整个靖嘉关就已经醒了过来。

 城中随处可见或扛着锄头或挑着扁担的百姓,不论男女老少齐齐上阵过,见面互相聊上几句。

 “你这是挖池还是凿井?”

 “开垦的。你呢?背个筐,准备去其他城里买东西吗?”

 “那倒不是,我是去采石的。”

 有力气的不是去挖池凿井、就是采石修城,没力气的全都去播种,或者上其他城镇采购物资。

 也幸好燕昀霁这么多年一直将靖嘉关管理得很好,一道命令下去人人齐心协力。

 看着忙碌的众人,李弘景也感到热血沸腾起来。

 “凿井如果用普通的方法,半年才能打通一口百米左右的井。”

 李弘景也忙碌起来,她咬着笔杆,绞尽脑汁地回忆在《天工开物》上看过的内容。

 “西越绝对不会给我们半年的时间,当然我们也守城守不了那么久,我们凿浅井即可。”

 但古代的人力就算凿浅井一口也大概需要一月有余,这个速度还是太慢了。

 她差点把脑子翻出来,终于回忆起北宋年间的冲击式顿钻凿井法。

 实际上这个时代已经开始有这种凿井方法了,但只在几个地域间流传,尚且未流通到全国。

 李少阳曾经告诉过她,在蜀地曾见过当地人这样打盐井。

 不过李弘景毕竟不是科班出身的,带着方法,她去找了其他人帮忙。

 “这种设计的活别来找我,我真的一窍不通。”

 因为和陈易还有卢元恭比较熟,李弘景最先找了他俩。

 一听说是土木工程卢元恭就连连摇头,恨不得把脑袋给摇下来。

 “你去找赵渠或者段承简吧,他俩接触这些比较多,说不定就会呢!”

 于是李弘景又去找了这两个人。

 “如果真能复刻出来的话,凿井的速度就快得不是一星半点了,还能省下不少力气!”

 见多识广的塞上监军赵渠一听说具体内容就来了神,他直接拉上经常接触此类事项的边防使段承简,三人一起来到了凿井现场。

 此刻百姓们正扛着锄头挖地,见到几人前来很是疑惑:“出什么事了吗?”

 “不是,我们有了更快的办法。”

 李弘景摇头,然后开始讲解冲击式顿钻凿井法,其原理并不难,而且制作起来也简单。

 无非就是设立一个木质碓架,顶端吊上锋利的锉,人一上一下地踩着,锉就会深深地凿进泥土中。

 碓架是圆形的,两边人各自踩着,很轻松就能让锉挖到下方。

 跟着燕昀霁一起在边疆生活的百姓一个个动手能力都强,一听内容顿时觉得可行。

 众人七手八脚迅速找来了所需的工具,热火朝天地拼凑起来。

 李弘景也只知道理论知识,实际上她本人也没见过这玩意,这导致最开始几次拼凑出的卓筒井很快就报废了。

 但踩踏上迅速开垦土地的表现让在场所有人都震惊不已,原本看热闹的人也不禁开始动起手来,很快又拼凑出好几架卓筒井。

 “这东西……”

 段承简看到卓筒井运行的那刻睁大了眼睛,欣喜又带着几分复杂,他看上去有些喃喃。

 “蜀地的百姓还真是厉害,竟然能想出这种方法。”

 “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李弘景笑了笑,她没有说出口的是,卓筒井开创了人类机械钻井技术上先河,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

 这当然会让没有接触到这种技术、却又困于凿井的人感到震撼了。

 段承简只是对着她笑了笑,他没有再说话,忍不住自己也挽起袖子,拿起工具敲打起来。

 在李弘景等人研究冲击式顿钻凿井法的时候,无法提供脑力帮助的战争狂人征边使卢元恭实在是坐不住了。

 在请示燕昀霁后干脆带着一队轻骑再次去扫荡了姜军,把没被烧毁的粮草也给抢走了。

 姜军没想到卢元恭会在这个时候再次动手,因为营地被毁朱振做出的判断是全体后撤,等大部队到了再一起发动会战。

 于是在营地里清理的人并不多,最后就只能眼睁睁看着卢元恭把营地扫荡一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