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李思摩北渡黄河

贞观十五年(公元 641 年)暮春,长安的太极殿内,气氛庄重而略显紧张。

 唐太宗李世民身着明黄朝服,端坐在龙椅之上,目光深邃地扫视着殿下群臣,而后缓缓开口:

 “朕思量许久,欲册封东突厥首领李思摩为乙弥泥孰俟利苾可汗,命其率部众北渡黄河,回归故地。诸位爱卿,对此事有何见解,不妨直言。”

 话音刚落,一位两鬓斑白的老臣,身着绯色官袍,颤颤巍巍地出列,拱手行礼,声音略显苍老却满含忧虑:

 “陛下,东突厥往昔与我大唐战事频仍,虽说如今已然归附,但他们本性难测,不得不防。此时让他们北渡黄河,恐怕会埋下隐患,日后或生变故,危及边疆安宁啊。”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响起一阵低声议论。

 这时,一位身着铠甲、英姿飒爽的年轻武将,大步上前,单膝跪地,声若洪钟:

 “陛下圣明!当下我大唐国力鼎盛,兵强马壮,岂会惧怕小小东突厥。再者,李思摩自归附以来,对陛下忠心耿耿,从未有过二心。此次命他回归故地,正可作为我大唐北方的坚固屏障,抵御其他外敌侵扰,实乃一举两得之策。”

 李世民微微点头,目光转向长孙无忌,眼中带着询问之意:

 “无忌,你意下如何?”

 长孙无忌神色沉稳,向前一步,恭敬说道:

 “陛下,依臣之见,如今四海渐趋平定,百姓渴望安居乐业。若能妥善安置东突厥部众,不仅能彰显我大唐的仁德胸怀,更可换来边疆长久的和平稳定。李思摩为人聪慧机敏,且对陛下感恩戴德,想必定不会辜负陛下的信任与重托。”

 李世民听后,脸上浮现出满意的笑容:

 “好,此事就这么定了。传朕旨意,于四月初,册封李思摩为乙弥泥孰俟利苾可汗,令其即刻着手筹备,务必在五月中旬之前,率部众北渡黄河,回归故地。”

 在东突厥位于定襄的营帐内,李思摩端坐在主位上,听完来使宣读的大唐诏书,心中既激动又深感责任重大。

 他深知,此次回归故地,不仅关乎东突厥部众的未来,更是对自己的一次重大考验。

 待来使离去,他立刻召集麾下各部将领,众人齐聚在宽敞的营帐之中。

 “兄弟们!”

 李思摩站起身来,目光炯炯地扫过众人,高声喝:

 “大唐陛下圣恩浩荡,于四月初册封我为乙弥泥孰俟利苾可汗,命我们在五月中旬前北渡黄河,回归故地。这是我们东突厥的荣耀,更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

 一位年轻的将领面露担忧之色:

 “可汗,我们离开故地已久,如今回去,诸多事宜都需重新安顿,能顺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