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凯旋(第2页)
张诚点点头:“大将军辛苦。阵亡同胞何在,我们要好生安葬他们。”
虽然逝者的亲人悲痛,但并没有那种痛彻心扉的感觉。这是第一个全天下战争的乱世,8年的动荡,天下人早就被磨尽了悲伤,8年以来,大家见到太多生死:孩子没生下来母子双亡一尸两命、孩子生下来夭折、母亲产褥横死、孩子长不大、成年人因为小疾病就一病不起、兵灾来临整个村子被屠戮、大饥荒来临整个村子无人烟……
能活下来的都是侥幸,尤其上郡这些新流民,在过去好长时间每天身边都有人死去,这才安定了多少时间?
虽然每个人都爱惜生命,但是出征前蒙恬将军也说过,这是为了保护大家共同的村子,为了抵御匈奴。你不拿枪他不拿枪,匈奴人就会杀到眼前来,谁都无法独活。受了训练的民兵自然挺身而出。如今在战场上死去,这都只是命运。3000人出发,只有三十几个没有回来,这就是命运啊!
何况张村宣布了民兵抚恤条例,比照工伤死亡的抚恤还要高——父母得到赡养送终、妻子得到其生前的酬报首至寿终、子女养育到成人,免费进入子弟校、优先进入大学、优先安排工作岗位。在这个世道,谁又不死呢?遗族能得到张村这样的承诺和照看,大概可以安心的离开吧?
所以悲戚固然有,却少有欲生欲死的伤痛。往者己矣,大家还要继续生活下去。
上郡郡守董翳听说民兵回师,也赶来劳军,其实主要还是打探消息。在人群中一并参加了迎接民兵回村的仪式,参加了张村安葬战死士兵的仪式。
墓地在张村南侧一处向阳的山坡,山坡上己经提前挖出了墓穴,从这处山坡向下望去,天高云淡,绿水从山脚下流过,真是一派好风光。
公孙尼子致祭,吟咏的是这样的诗句:
“薤上露,何易晞。露晞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表达了观礼者对逝者的依依不舍。
“请为墓园做一些设计吧,要有围墙、墓碑,还要有一座高大的纪念碑或者纪念塔,永久纪念那些为张村发展与和平付出生命的人们。”葬礼完毕,张诚招手叫梁二和林小妹两人过来,做了这样的请托。梁二一怔,望向墓地方向,陷入了深思。林小妹躬身行礼,说:“不负校长之托。”
“副校长。”张诚说了一声,便不再说话。
悲伤过后是庆祝,庆祝这一场胜利,煊赫张村的战力。嘉奖在这一战中表现英勇的民兵。虽然刚刚经历了丧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