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大人先去了崔家

方氏:“我儿上进有抱负,但我这个当母亲的对他却没甚要求,只盼着他娶所爱之人,余生安康快乐便好。”

 “所以无论他是想娶汴京贵女,还是知府千金,只要是他喜欢的,我和他父亲都赞同支持。”

 “何况梓玥是个好姑娘,她和我儿是两情相悦,而……”

 方氏说着兀自收了声,“诶,扯远了,我这人说话时常东一句西一句,离了重点,你们要是发现了,可得把我拽回来,免得聊上一日,也没把正事谈妥。”

 江元音听着,并不质疑方氏所言。

 想来她是真的对王义濡的青云仕途没甚要求,不会逼着他为了仕途去娶不爱之人。

 如此便也能说通,为何她先前没去“流光坊”买过绣品。

 去“流光坊”光顾的贵客,说到底追逐的都是汴京的权势。

 可是汴京遥不可及,所以买汴京流行的绣品,聊以慰藉。

 方氏绕回正题地问道:“所以秦老板,可知道要送什么绣品,能送到梓玥心坎上?”

 秦瑾烟略有些为难地回道:“我来兰城五个月,这铺子开了还不到四个月,暂未接待过知府大人的家眷,也摸不准薛小姐会喜欢什么。”

 她问道:“不如夫人同我说说薛小姐平日里的喜好?我也好猜猜她会喜欢什么样式的花纹。”

 方氏也犯起了难:“这还真不好说,这两年不知为何,梓玥一次也没来见过我,我儿又在汴京,还以为两人是断了情谊,是以也不好多问,直至收到他的家书,才知两人感情如旧。”

 她看向江元音,道:“姑娘不是刚从汴京而来么?便弄汴京最时兴的款吧,我看这兰城的女眷都欢喜。”

 江元音脑子转了转,随即问道:“不知王大人是何日同薛小姐议亲?”

 方氏摇头:“具体的得过几日我儿回来了才有个准数,估摸着也就是这十天半月的事,辛苦二位赶制,要多少工费银两,尽管提便是。”

 “十天半月怕是赶不出什么大件来,”江元音提议道:“不如我们先赶制些帕子、团扇之类的小件,届时同夫人一道登门去薛府,再同薛小姐本人确认,按其喜好要求定制其余的大件绣品,这样足以展示夫人对薛小姐的重视上心,亦能送到薛小姐心坎里。”

 如此,她们就可以名正言顺去到薛府,看看薛梓玥中毒到底是个什么情况了。

 方氏的确是个好相处,不会随意为难人的,稍作思索便应了:“也只能如此了。”

 秦瑾烟随之拿出自己带过来的样品,双手递过去:“夫人瞅瞅,看有没有是薛小姐会喜欢的样式花纹。”

 三人很快初步定下了样式花纹,江元音和秦瑾烟便以赶制为由,离开了王家。

 上了马车后,秦瑾烟才敞开道:“没想到薛梓玥和王义濡竟是青梅竹马,崔信完全不知情,不知道舅母知不知道。”

 崔家和薛家议亲时,是黄氏一手操办,没让备考乡试的崔信操心半点。

 语罢,她喃语道:“也不知谁说的是真的。”

 江元音意味深长道:“也许两家说的都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