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左哥的情话

濮淮左看着墓碑上照片里的老人,眼神哀伤:“爷爷那时已经快九十岁了,春节期间我们一家还在商量这个大寿要怎么过……”

他回忆起当时场面,有点说不下去,声音微微哽咽了。

宋竹西抱抱他,刚刚听到他说滚下山坡,她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同时又为他爷爷的事感到难过。

濮淮左轻抚着她的后背,缓了缓,继续说:“我当时是坐着轮椅去见爷爷的,爷爷看到我,一句责备的话都没说,还特别慈爱地对我笑。他握着我的手,说回来了就好,他让我以后一定要平平安安的,这样,他去见我奶奶的时候,才好交待……”

宋竹西仰头看着他,抬手摸摸他的脸和泛红的眼眶,给他擦掉那滴滑落的泪水,失去一个那么爱他的长辈,他当时心里该有多难过,又该有多自责啊。

濮淮左确实非常自责,他觉得要不是自己爱玩,任性,随心所欲,不顾后果,他爷爷也就不会去世。

“他连九十大寿都没过,就那么走了,走之前还只希望我平安……”濮淮左把额头抵在宋竹西肩膀上。

濮修远和俞瑾没有责备他,濮淮楚和濮风词也没有,因为亲人的离世,他们一样痛。

濮淮左自此却变得消沉了,以前那个阳光爱笑嘴甜追风一样的大男孩不见了,他给自己套上了一层枷锁,就连康复治疗都不太上心。

可这样下去不行,如果错过最佳治疗时机,他那条腿或许就废了。

濮淮楚去找他谈话,说:“除夕那晚,我上楼去喊爷爷吃饭,我看到他在擦相框,对着奶奶的照片小声说话。爷爷说他年纪大了,做梦梦到了奶奶,问奶奶是不是觉得到时候了,来接他的。

“爷爷还说,他这一生过得很幸福很圆满,还替奶奶看到你平安健康地长大,所以就算哪天突然被奶奶接走了,也没有什么可遗憾的。

“爷爷最疼的就是你,他最喜欢看到你活得张扬恣意自由自在的样子。你喜欢做的事,爷爷从来不会阻止,只会支持。爷爷希望你平安,也肯定不仅希望你平安,他更也希望你健康。”

濮淮左从小到大哭过的次数屈指可数,一次是在奶奶的葬礼上,而后就是在送走爷爷的时候,在爷爷的葬礼上,在他大哥说这番话的时候。

之后,濮淮左就积极配合治疗,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左腿的行动才恢复如常,且没有留下什么后遗症。右下颌的那道伤疤,他就留着了。

他们家是从淮市移居到港城的,爷爷跟着他的爸爸和爷爷来到港城的时候才五六岁,但是淮市老宅那个白墙黛瓦的大院子,一直留着他的记忆里。他也总念叨着要回去看看,一直没时间。

于是,濮淮左恢复好后,就来了淮市。尽管爷爷记忆中的老宅早已经不在了——开采出了煤矿——他还是回到那个叫渔子庵的地方去看了一眼。

正巧,那时候迟暮野也来了淮市,他已经在嘉湖新区买了块地,正在建健身馆。

濮淮左就应迟暮野的邀请去嘉湖新区玩了玩,就突然很想在这里定居下来,在爷爷的家乡,在爷爷小时候跟着大人撒过网捕过鱼的嘉湖边上。

他在游乐园步行街买了两个店面开了店,一开始无所谓生意好不好,只是在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他再也不去野外探险了,也不去玩儿那些比较危险的极限运动了,就安安心心地做个小老板,要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

听濮淮左说完,宋竹西又抱了抱他,对于这种事,她不知道怎么用言语安慰,那就用行动——

她正心疼着,就见眼眶泛红的濮淮左朝墓碑前摆着的柑橘伸手,拿起一个就要剥。

宋竹西在他手上拍了一巴掌,抢走柑橘小心地放了回去:“你干什么?”

这是贡品!

濮淮左带着鼻音笑了笑,再次伸手去拿:“说了这么多话,口渴了。”

宋竹西还要再抢回去,却被濮淮左圈起来抱住了,桎梏住她的胳膊,三两下剥开柑橘皮,掰下一瓣喂到她嘴边。

宋竹西扭头,不吃,还瞪他。

濮淮左就自己吃了:“没关系的,香都快烧完了,爷爷奶奶肯定已经尝过了,他们不会怪罪的。”

宋竹西把他胳膊推开,轻轻吐出一口气,看着墓碑上两张慈祥的笑脸:“是啊,他们疼你。”

吃完这个橘子,濮淮左把皮装进外套口袋里,拉着宋竹西站起来,又对爷爷奶奶说了好些话,俩人才一起离开。

宋竹西算算时间,濮淮左研究生毕业去淮市的那年,恰好就是她大学毕业那年。

她有点后悔:“早知道我就听韵姐的话了。”

接着她跟濮淮左说了唐韵当时叫她一起去淮市的事,唐韵劝她去嘉湖新区买房投资,她那时候没钱,唐韵其实都说过可以先借给她一部分付首付,但她倔啊,唉……

宋竹西真心后悔:“你说,那个时候我要是听韵姐的,直接去淮市找工作,借她的钱付首付,我肯定早就是富婆了,最重要的是,搞不好还可以早点遇见你。”

濮淮左牵着她的手:“今年也不晚啊,你不还是去淮市了嘛。所以我说,爷爷奶奶保佑我。”

宋竹西把后悔挥散:“这就是你说的,红线?”

濮淮左点头:“实话跟你说,在遇见你之前,我从来都没想过谈恋爱的事。”

在他爷爷去世之前,他的生活被各种各样的新鲜和体验占满,无暇考虑;在爷爷去世之后,他的生活被他平静安置,他不想被意外打破——主要是,身边有不少朋友谈恋爱,搞得恨海情天的,他之前觉得无聊,之后就挺反感。

濮淮左对宋竹西说:“其实,我对你还有点一见钟情的。”

“嗯?”宋竹西眼睛一亮,但是不敢置信,这声就拖了老长。

她问:“是网友的时候还是在高铁上?”

“当然不可能是网友的时候啊!”濮淮左哭笑不得,“你看看你的微信头像!”

“怎么?你看不起金刚女装人鱼王子的肱二头肌?”宋竹西戳他的肱二头肌。

濮淮左被她戳得直发笑,问她这图是哪里找的,宋竹西说:“当然是用伟大的科技——Ai画的,我亲自输入的提示词嘿嘿。”

濮淮左还能说啥,只能说很有创意,也不怪他当初误以为。

“哎?”宋竹西又想起来,“你噗噗冒泡泡的账号就是去了淮市之后才创建的啊。”

濮淮左点头:“嗯,想做一点不同的尝试。”

宋竹西又想起第一次看他这个账号直播,两年——不,现在已经是快三年前了,那次他画的是一个老头儿,在鱼缸前给几只熊猫蝶尾金鱼喂食。

宋竹西问濮淮左:“那画的,是爷爷吗?”

“是。”濮淮左说。

他也记得,那是宋竹西在跟他约稿后的第一次交流。

那幅画画得很好看,老人头发花白,笑容慈祥,却带着孩童般的稚气,几条金鱼抢食活灵活现,画面色泽明丽温馨,但偏偏宋竹西从里面看出了一抹忧伤。

她也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但她记得她看噗噗大神以前的那些画时,好像是有几幅带有这种感觉的。

她便想起了国外一位非常有名的插画师,画风也是主打温馨和治愈,但是她看着那些画,却觉得很忧伤,后来,那位插画师便因抑郁症去世了。

宋竹西那时候心里就是一紧,没犹豫,就给噗噗大神发了微信,问“她”是不是心情不好。

濮淮左说:“那天是爷爷的祭日。”

当时直播间里的观众没有一个察觉到,因此濮淮左在收到宋竹西的信息后,既惊讶,又有一种被理解的感觉。

也是从那次开始,他俩渐渐地就聊了起来,隔着网线,成了知己。

“我家客厅里的那个鱼缸。”濮淮左提醒她。

宋竹西恍然:“就是你画里的啊!”

“嗯,”濮淮左回忆起来,笑着说,“爷爷退休后,就发展了这个兴趣爱好,养金鱼。但是他吧,属于那种又菜又爱玩的,鱼缸里的小金鱼养不多久就要重新换一批。

“我爸建议他请个专业人士过来,跟着学学,爷爷他偏不,说他自己可以。我妈建议他养草金,这种鱼皮实,不容易养死,他嫌草金不好看,非要养蝶尾。

又死了一批后,我那天正好路过花鸟市场,就去买了几只熊猫蝶尾带回家,让爷爷这回好好养。爷爷确实养得很精细,但架不住我哥我姐还有爸妈他们都喜欢,喂食的时候喂重复了,给撑死了。”

宋竹西听笑了:“然后呢?”

濮淮左说:“我是听我姐说的,爷爷把他们狠狠骂了一顿,不敢告诉我,就偷偷去买了几条替换了。其实吧,我那天回家后看到第一眼就觉得不对,不是我买的那几条,我以为是爷爷又失手了,还故意没戳穿他。”

宋竹西想到他“噗噗冒泡泡”这个账号的头像,原来是这么来的啊,对了,他店铺后面办公室门口的鱼缸里养的也是熊猫蝶尾。

每一处,都是他对这位老人的思念。

“跑题了,”濮淮左自己把话题拉回去,“说回我对你的一见钟情。”

宋竹西又想笑:“你所谓的一见钟情,该不会是错觉吧?我和我哥长得像,你和他熟,所以就对我也产生了熟悉的错觉?”

“不不不。”濮淮左否认。

濮淮左当时上车进入车厢看到的都是后背,走到自己的座位边时,宋竹西已经靠在椅背里,头微微歪向窗户睡着了。

他当时注意到的是宋竹西的被鬓边碎发遮挡了一部分的侧脸,以及身材。

濮淮左略微害羞:“这么说应该会有点变态,不过我毕竟画了20多年画,对人体结构研究得多,有时候就是下意识的观察。你当时穿的是一套轻便的休闲套装,衣服的剪裁有点修身,从坐姿就看出来身材很好。”

宋竹西评价:“确实有点变态了。”

濮淮左立马发誓:“我当时真的没有别的想法,就是单纯的欣赏,因为你的比例真的就长在我的审美点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宋竹西再次评价:“哈,明白了,见色起意。”

“一见钟情不都是见色起意嘛,”濮淮左另一只手抬起来捏捏她的脸,在她微眯的眼神里立即改口,“我是说,这种行为真的令人不齿,所以,我当时就没有跟你要联系方式啊。”

宋竹西点头,语气调侃:“我左哥还真是正人君子。”

濮淮左:“没错,是这样的。”

宋竹西问他:“知道谦虚两个字怎么写吗?”

濮淮左笑着摇头:“不知道。”

“你可真是……”

“真是什么?”

“大可爱!行了吧。”

“你可真了解我。”

“那可不,还越了解就越喜欢你呢!”

说着已经走到墓园外的停车场,濮淮左给她拉开车门,等她坐进去后,利用给她系安全带的姿势在她唇上亲了响亮的一口:“我也是,越了解你,就越被你吸引,就越喜欢你,这可怎么办呢?”

宋竹西抬眼看他,笑吟吟的:“怎么办呢?”

濮淮左爽朗的笑声迸发出来,捧着她的脸揉了揉:“都快成为一家人了,还问什么怎么办?”

“是你问的。”宋竹西把他的手掰开,“你刚刚剥橘子的,都还没洗呢。”

濮淮左继续揉:“这怎么就嫌弃上了呢?”

宋竹西推他:“赶紧开车,去吃饭,饿了。”

濮淮左就捧着她的脸又亲了一口,关上门,绕过车头上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