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三章 不信谣,不传谣(第2页)
“就这还得是配件供应及时的情况,可您也知道……”
不用李天明说出来,王作先也明白。
李家台子这边的配件供应仰仗着市物资局、钢铁厂和电机厂。
可之前因为厂房被查封,再加上楚明玉一伙人瞎胡搞,供应链都已经断了。
重新恢复供应,同样也需要时间。
这不是灌上几口鸡血,就能靠着拼劲解决的。
“你……有没有什么好办法?”
呃?
李天明一愣。
怎么还问我啊?
一向都是有困难找领导解决,现在却反过来了。
我又不是万能的,更不是许愿池里的王八,啥事都能解决!
可问题已经抛过来了,就算是为了自己,为了村里,李天明也得想办法。
“电风扇……您是不是找一下上海的那位王局长?”
王……
王作先猛地反应过来,李天明说的王局长是王长江。
当年他带团南下参加广交会的那次,两个人曾打过交代。
一开始因为五叶电风扇统一定价,还有东瀛地区独家经销权的问题,曾有过一场激烈的交锋。
后来在李天明的劝说下,海城主动将一些有采购意向的外商,推荐给了上海代表团。
返程前一天,王长江还特意送了一篓荔枝表示感谢。
这些年虽然没什么来往,但当初的的确确欠了他们的人情。
“小刘,你记一下,回去让卢局长联系上海商贸局!”
刘秘书连忙应下。
“至于电饭煲,王主任,恐怕只能通过外交层面来解决了。”
电饭煲一直没面向国内销售,目前有生产能力的也只有海城第一电饭煲厂,和李家台子的小作坊。
就算是想要找外援都做不到。
通过外交手段来解决的意思也很好理解。
我家产能受限,确实干不出来,你看着办吧!
是哥们儿的,就安抚一下你们家的商人,宽限些时间。
当然了,我毕竟违约了,这一点我承认,所以……
“价格上,我们要做出一定的让步!”
国外的政治体制不一样,商人完全可以不鸟他们的政府,这个时候,就需要牺牲一部分利益。
“也只能这样了。”
王作先知道,眼下没有别的好办法,虽然烂摊子是楚明玉留下来的,但既然到了他的手上,只能尽力接住了。
“你们这边恢复生产,需要多长时间?”
当初厂房被查封之前,李天明就已经预料到了,提前将所有设备都封存好,工人也都是现成的,唯一不好解决的就是配件。
经过这几年的努力,如今很多配件,李家台子都已经具备了生产的能力,可是没有原料一切都是白扯,再有就是剩下那些无法自行生产的,还需要物资局、钢铁厂,以及电机厂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