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游芒山三(第2页)

 与此同时,夫子庙又名文庙,它位于芒砀山的夫子山南麓。相传,孔子在周游列国期间曾经在此处遭遇风雨,于是便在此停留避雨、晾晒书籍并传授学问。后人出于对孔子的敬仰和怀念之情,在这里修建了文庙,并立下石碑用以祭祀。如今,当人们踏入这片圣地,仿佛还能听到孔夫子那谆谆教诲之声在山间回荡。

 夫子庙的历史悠久且神秘,其始建的确切年代已无从考证。然而,据史书记载,这座庙宇在明朝末年曾遭遇战火的焚毁,令人惋惜不已。幸运的是,如今我们所见到的文庙乃是清朝末期的建筑杰作。它庄严地坐落在北方,面朝着南方,整体布局精巧而严谨,由启圣殿、东西厢房以及大成门共同构成。

 走进文庙的庭院之中,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位于院中正中央的月台之下那三尊被岁月洗礼过的古老石碑。它们静静地矗立着,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过去的故事。而在这三尊石碑的周围,则环绕着两棵历经千年风雨沧桑的古柏。这些古柏枝繁叶茂,宛如一把把巨大的绿伞,将石碑掩映在自己浓郁的树荫之下,给人一种庄严肃穆之感。

 再往南走,便来到了夫子崖。这里还有一个动人的名字——孔夫子避雨处。它位于夫子山的南坡之上,是一处浑然天成的天然岩洞。相传在春秋末年,伟大的思想家孔子率领他的一众弟子踏上了周游列国之路。当他们途经芒砀山时,天空突然降下倾盆大雨。于是,孔子师徒们便匆忙来到这个岩洞中躲避风雨,并借此机会继续讲学授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