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赚钱(第2页)

 还主打一个上门服务! 

 于是,村子里的老百姓们热情空前高涨,邀请刘卫东去家里拍照片的人那叫一个多。 

 在村子里东跑西巅儿的,前后两个多小时,终于拍完了,刘卫东没有浪费一张胶卷。 

 毕竟是干过影楼专业摄影师的人,摆拍这种基本上是固定场景的照片,就俩字儿,拿捏! 

 更何况,现在的人,尤其是农村的这些朴实农民们,眼界也不开阔,没见过什么世面,根本没有那么多花儿花儿要求,并且咋摆弄咋是,只要拍了就行! 

 那这就太好办了。 

 只要把人聚齐了,取个景,“咔嚓”一下子就完事儿,实在不要太轻松! 

 不过,剩下的底片就三十张,拍没了就是没有了——一个胶卷总共就能拍三十六张照片,就算用好了,也就三十七到三十八张而已。 

 还有老多家社员都没拍呢,眼巴巴地瞅着,刘卫东也只能跟他们解释没胶卷了,想拍就得明天,一群老百姓这才心不甘情不愿地散去。 

 刘卫东挎着相机,猫在村东头的树趟子里开始数钱、算账。 

 其实一共就拍了三十张照片而已,若真算起来,一张照片八毛钱,也才24块钱。 

 去县里冲洗照片要一张大概3毛钱左右,全洗出来,就是9块钱,加上一个全色的135胶卷5块钱。 

 不算相机的话,成本就是14块。 

 但是,还有7张照片是威胁乔昭斌他们几个用的,也得冲洗出来,这就是1块8——刘卫东有点儿后悔了。 

 玛德,早知道这样不给他们照那么多好了,这不浪费钱嘛。 

 照个两三张意思一下就得了! 

 现在,总成本加在一起就是15块8毛钱。 

 所以,24块钱减去15块8毛钱,剩下8块2,就是他今天赚的。 

 按理说,应该是这样的。 

 但是,但是! 

 细账可不是这么算的! 

 这些照片里,可是还有合影照加洗的。 

 加洗的那些照片,居然有50张。 

 因为有的是大家族,拍完之后儿子、女儿或者兄弟姐妹都要留一张的,谁留谁出钱呗。 

 同时,还有一些比较要好的人们合影,那就按人头冲洗,有几个人就洗几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