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十年前的赈灾粮大案(第2页)

文大人低着头,“记得……当然记得……”

李鹞又问:“据下官核查,那三个平民并未聚众闹事,甚至根本没有动手,为何却遭文大人惩处?”

文大人咬着后槽牙,“他们……说了些难听的话。”

“哦?什么难听的话?”李鹞不断追问,“是对文大人你出言不逊吗?依照大玄律法,辱骂官员者,视情节轻重,最多罚钱百文或杖责五下关入牢房十天半个月,文大人为何对那三人格外严酷?”

“他们……他们……”文大人支支吾吾,似有难言之隐。

萧启棣沉声开口:“文大人,回答李大人的话。”

文大人额角青筋暴起,咬着牙说:“他们没有对我出言不逊,他们……是骂了我的家人。”

“你的家人?具体是谁?怎么骂的?”

“我……”

面对李鹞的不断逼问,文大人好像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这让在场的大臣们觉得更加莫名其妙了。

一来,这事情看上去毫无拎出来说的价值。二来,此事跟目前君上要处置荣瑞公,却遭过半大臣强烈反对的情况,有何关联?

君上和李鹞到底在搞什么名堂……

“文大人!”李鹞催促道,“那三人到底骂了谁?”

文大人闭上眼睛,脸颊微微发颤,“骂了我的……我的儿子……”

此话一出,众大臣们神色各异。

而文大人连肩膀也开始颤抖起来,仿佛格外难受。

“怎么骂的?”李鹞刨根问底。

“他们骂我儿子……是……”文大人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是禽兽不如的东西……活该死无……死无葬身之地!”

群臣百官中,有人轻轻叹了口气。

也有人发出冷哼声。

李鹞在文大人身旁蹲下来,“十年前,大玄洛峡郡发生洪涝,河堤崩塌,三个县被淹没,朝堂派出官员赈灾,其中你儿子负责从临近郡县的仓库取粮食物资救援灾民,几个月后,本该抵达灾区的粮食物资迟迟不见踪影,因此导致近十万灾民饿死。”

“别说了……李大人……求您别说了……”文大人颤抖着声音哀求道。

李鹞却没有停下来,接着说:

“后来经过调查,是你儿子私吞了粮食物资,拿去换了银子,而后在躲藏途中被山贼劫了,抢了他携带的巨额银两,还把他大卸八块丢在了荒郊野岭,等到衙役找到他的时候,他已经被野狗豺狼啃得只剩骨头。”

“你就这么一个儿子,听到他的死讯,不顾自己病重在身,去了发现他尸骨的地方,想把他的遗骨带回家安葬。”

“结果被愤怒的百姓抢走遗骨,挫骨扬灰。”

李鹞说完这些,文大人已经趴在地上老泪纵横。

“文大人,”李鹞暗暗咬了咬后槽牙,“就凭你儿子的所作所为,那三个百姓难道骂错了?你儿子难道不就是禽兽不如,活该死无葬身之地吗?你还有脸惩处那三个百姓?”

“不是这样的……不是!”

文大人突然抬头,一把揪住李鹞的衣领,红着眼眶咆哮,“我儿虽庸碌无为,但品性耿直善良!平日里连公家半点便宜都不会占,更别说将本该用作救济灾民的粮食物资私吞换钱!他不可能做出这种事情!他……他是冤枉的!”

李鹞面不改色道:“可是,最终调查出来的结果就是如此,事实摆在了大玄百姓们眼前。你现在给他喊冤,难道在当年的办案官员?那些官员,可都是当年先王从大玄王族成员里指派的。”

“我……我……”文大人老脸惨白,痛哭流涕地说,“我还是……还是不相信我的儿子会那么做,我……我也不敢怀疑当年的办案者。”

“那你觉得,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李鹞看着他哭肿了的双眼。

文大人都快精神崩溃了,支支吾吾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无力地松开了揪着李鹞衣领的双手,颤抖着嘴唇不住念叨:“我儿子不会那么做……不会的……一定不会……”

其余大臣看着文大人伤心欲绝又无助的样子,不免都有些唏嘘。

有人亦觉得当年他儿子的案子有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