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航道谋划(第3页)

由新加坡过印度洋,便可运抵货物,那一片的索马里,卢旺达,肯尼亚等国家,都在卡大佐的统治下,痛不欲生,急需真理救赎。

阿拉伯海内的中东,也是一个广阔市场,但想成功打通两个地方的航道,首先要有大量的船,其次要有足够的人手。

以防被黑鬼们喜欢零元购。

若是肯出让部分利益,让新马地区的潮州帮有钱挣,借潮州帮的香火情,打通新加坡关系问题不大。

大不了在新加坡开一个堂口,看看谁是潮州帮正统。

关键是海关有人,当地有兄弟,得有货轮,有运力。虽然马岛战争结束,使得水路上的运力宽松不少,但是潮州商会的船东们,运力有限。

武器装备又十分占货柜,港岛能撑起所需运力的只有寰球航运,东方海外两家公司,及四大船王中的包钰刚和董浩耘。

其中寰球航运以大型游轮为主,东方海外以货柜轮船为主,余下的两位船王曹家和赵家,一个经营煤矿船,一个经营散装业务,并非合适的合作对象。

何况,四大船王清一色的宁波浙商,跟潮汕商会不仅没有情面,甚至常打对手盘。

因为,宁波浙商和潮汕商帮都是在二战后,因避祸来到港岛,同一时间入局,导致两大商帮在多个领域进行争锋。

其中潮汕商帮胜在制造业,民生业,宁波商帮胜在银行业,航运业,两个商会势力在地产业激烈博弈,且都有北上投资的代表人物。

“老福”(福建)走出港岛,前往海外后,港岛商界唯以粤省的潮汕广府,南方的宁波浙商为翘楚。

尹照棠作为潮汕商会的人,贸然去找宁波浙商的人帮手,消息传出去,倒不好在潮汕帮内做人了。

最合适的方式,便是找一个中间人,于是尹照棠首次以个人名义,递了一封拜帖到红顶巨贾霍官泰府上。

港岛唯二两位红顶商人,一新一旧,正式会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