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六六章 防备(第3页)

 平复中原叛乱,杨广给升上柱国,又加了一些食邑,又荫了几个孩子。杨广早都许诺的吴国公的封爵,还是没有实现。杨广说爵位先不动,等灭了突厥再封,合情合理。

 这倒也确实是实情,‘吴’的封号还是很重的,不是一般的功劳就好使的。而且王言信誓旦旦的要灭了高句丽,早晚的也没什么影响,却也不是杨广抠门。

 杨广可从来都挺大方。

 只是就像萧媚说的那般,没了外患,杨广还是不是愿意继续大方,那就说不准了。

 不过这个问题不值得深思,事到临头也就什么都清楚了……

 王言一路快马加鞭的到了渝关,召回了整个人都瘦了两圈的李靖。

 这是主帅的压力,李靖为了信息的快速获取,直接顶到了前线去临阵指挥。他没有王言的能耐,离着几百里,还能高效的调度军队,避开陷阱,也只能近距离去盯着。

 同时他也没有成熟的经验,没有那么强大的统筹能力,最开始手忙脚乱,哪怕适应了过后,也是如履薄冰,战战兢兢。

 他主事的半年时间,每天睡不够两个时辰,每日都是高强度的处理军机,头发都熬白了不少。

 “将军!”

 见到了王言的面,整个人跟要饭一样的李靖一声大喊,声音之中都是解脱。

 他也确实解脱了,喊了一声将军以后,人就晕了过去。是平素的压力太大,又没人商量,商量了最后也是他做主,一不小心就是上千士兵的性命,一个轻忽就是整体战线的全面崩盘。

 眼下在他心中如山一般的王大将军回来了,他身上的担子终于卸了下去,他也终于安心下来。这一放松,紧绷着的精神终于是垮了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王言伸手将李靖提起来,让人将其抬去休息,又给李靖把了脉,开了药补充身体的亏空。

 这一睡,直接睡了三天。当然中途肯定也醒了,简单吃喝一番,而后继续睡。之后这才算是好了起来,但是身体极度虚弱。

 王言也没再折腾他,而是让他留在身边做参谋工作,了解了眼下的战争进度以后,王言进行了一些针对性的调整,直接转守为攻。

 就在李靖的目瞪口呆中,王言用同样的兵力,打的高句丽晕头转向,展现出了巨大的差距。

 当然这也仅仅只是初期罢了,总体兵力的差距太多。但是顶住了这一时以后,先前调走的十万大军也就位了,直接投入战斗。趁着冬天的时候,将战线打到中原反叛之前,并继续前进……

 杨广说的没错,高句丽的局势确实不好。地方小,产出少。哪怕是占据了肥沃的东北地区的一部分,但是开发的也不足够。

 经历了半年多激烈的防守战,半年多拉锯战,高句丽的财政已经差不多要打崩了。之所以还没崩,当然是因为高压的统治,对于高句丽百姓不断的剥削压迫,以此来顶上军费开支。内部的各项建设,基本上完全停工,生产生活也全部围绕战争展开,种地都没有多少功夫。

 眼下王言平了中原叛乱的王言重新统帅部队,指挥战斗,调走的十万部队也重新填充进来,尤其更重要的一点是,王言不必要分心防备中原地区,可以发挥出三十万大军真正的力量,对于高句丽来说,是真正的灭顶之灾了。

 他们发现了战争强度前所未有的激烈,节奏前所未有的快,快到他们应接不暇,又求和无门,只得咬牙硬挺,遭受着王言的无情鞭笞。

 同时随着时间过去,长久高压的问题也不断暴露,不断战败的打击也破坏了内部团结,乱了军心,高句丽种种问题不断爆发,导致了战斗意志的持续下降,战斗力自然也在不断的降低。

 于是愈弱愈弱,愈强愈强,大隋军队在王言的统率下,高歌猛进,创造古代王朝新的奇迹……

 ? ?日常感谢打赏、投月票、推荐票以及默默看书的好哥哥们的大力支持!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