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2章 东海钓大黄鱼!
因为这个瓶子不光是现在有了古董文物的加持以后才值钱的,在此之前,在它们还不是文物加古董的时候,它们同样是价值不菲的。
不信的话一搜现在的国瓷,那玩意的价格真的是看一眼就觉得眼前一黑,那都是不知道需要咱们奋斗多少年,才可以买到一件的存在。
至于那些被当做国礼送出去的国瓷,那更是无价之宝的存在,那已经不能单纯的用金钱来衡量了。
就这些国瓷你能说它不是奢侈品?
这绝对是奢侈品中的奢侈品!
最后经过三位鉴定师的一番讨论,白渔这次带回来的八件瓷器,其中一件确定为南宋汝窑的,一件疑似是钧窑的,
另外一件正和年制的则确定为宋代官窑出品,至于是宋代哪一年间的,出自哪一个官窑的,这三位鉴定师就辨认不出来了。
另外五件更为漂亮花哨的,则是被判定为民窑产物,时间也同样是为南宋期间的产物。
这也不是说这三位鉴定师的眼力不行,主要是宋代留下来的瓷器数量实在是太少了,他们并没有太多的参照物可以去参考。
毕竟如果宋代的瓷器遗留下来比较多的话,这些瓷器的价格那也不可能卖到如此高的价格嘛。
物以稀为贵,数量越少的东西,价格才会越高嘛。
这三位鉴定师能够确认一件汝窑的瓷器,那已经是非常不错了,至于那一件钧窑的,大概率也可以确认就是钧窑产物,只是还缺少更为有利的猜想。
没错,就是猜想,都不需要实打实的证据,只要是猜想合理的话,那都可以确认这是钧窑的产物!
同时根据这三位鉴定师的估价,白渔他们这一次带回来的这八件瓷器,总的底价将会在三千五百万,至于最后的成交价,则是将会远远超过这个价格。
这个价格是对方给的他们拍卖场的起拍底价,最后能否交易,或者是以怎样的价格交易,这个还是要看实际情况的。
至于这里面的价格是如何计算的,人家那几位鉴定师给白渔几人说了,但是他们都没有听懂。
像是瓷器的价格是根据产地(哪个窑制造的),年份,器形大小,上面刻画的图案纹理,以及是否有详细记载,是否有名人使用过,以及上面的刻印等多方面综合考量的。
在对方说出来这些前提条件时,白渔的脑子里就只有一个感觉:完了,脑子好晕,好像要张脑子了......
不过可以确定的一点,那就是即便不看后续的打捞物资如何,白渔他们这一次打捞沉船就已经回本了,并且还可以称得上是大赚特赚了。
在送走了三位鉴定师以后,白渔四人也都来到了董事长办公室,看着那一排瓷器发起了呆。
他们带回来的这八件瓷器,其中是六件瓷瓶,一个坛子,外加一个盘子。
“渔哥,这些瓷器怎么安排?是把它们都给卖了呢,还是就放在公司里面展示?
放在公司里面不太安全吧,咱们公司的员工数量那么多,每天来来往往的有那么多人,这要是万一出点什么意外,那可就要追悔莫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