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一人几百斤

 俞舟在榆钱村很受欢迎。

 大人小孩都喜欢他。

 他为家乡做贡献是心甘情愿,村里人记他的好,也是他们知恩图报,秉性纯良。

 “你们村的孩子还挺可爱。”

 姚楠喜欢小孩,看到几个小孩儿跑来跑去,心里也高兴。

 连丈夫林文生带给她的郁气都消散了不少。

 “是可爱,乡下孩子,每天疯玩。”

 俞舟说起这些小孩,又道:“我小时候在村子里算是吃百家饭长大的,和他们差不多大的年纪。”

 “我父母去世得早,爷爷奶奶养大不容易。”

 俞舟的童年生活很惨,他也从来不刻意卖惨,只是说到村里人的淳朴,才顺带说两句。

 “我小时候读书的钱也是村里的叔伯们凑的,村长家拿钱最多。”

 当然,他长大之后,这些钱都还回去了。

 他庆幸自己做了明星,能赚不少钱。

 不然,他哪有这个条件回馈村里呢?

 村长很快就迎了过来。

 “家里饭菜都做好了,就等着你们来了。”

 村长家是青砖大瓦房,有院子,有院墙,看着已经是村里最气派的了。

 大家和村长聊天,才知道,村长家以前也不富裕,但他当过兵,以前有部队的津贴,才有钱修房子。

 “现在好了,我两个儿子都出去打工了,一个在厂里,另一个跟着俞舟干,赚的钱,可以让他们自己一家再回村修一栋楼房了。”

 “不过,我觉得没必要,咱们这儿太穷了,我还能动,还想攒点钱,给俩儿子在城里买房。”

 “他们以后要是能娶个城里媳妇,也算改头换面了。”

 “我小女儿倒是厉害,她考上大学了,如今在帝都上大学,是我们全家人的骄傲。”

 村长提起家里的孩子,都十分开心。

 是,孩子有出息,没有哪个父母是不开心的。

 “这还要多亏俞舟,他是个好孩子,知道感恩,村子里的人凑钱给他念书,他赚钱之后一直回馈村里。”

 “村里的小孩读书,不管谁家,只要出不起钱,他都供。”

 “我们女儿以前高中的费用,都是俞舟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