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没了的封土,风水中的靠山

 姜家老坟在一片坡地上。 

 坡也不高。 

 坡顶有十来米高的样子,呈缓坡状向下蔓延出百米长。 

 百米长的缓坡成了姜家坟地,密密麻麻堆叠着二百来个坟包。 

 夜色下看去,那密密麻麻的坟包很是瘆人。 

 再被夜风一吹,汗毛都要竖起来了。 

 姜难了指着坡顶说道:“你们要找的坟就在坡顶上。” 

 “丫头,没哄我们吧?”老李半信半疑的问到。 

 因为坡顶是平的。 

 半点封土痕迹都没有。 

 墓葬上覆盖封土的丧葬形式,出现在春秋末期。 

 之前坟墓都是不封不树。 

 至战国时墓葬封土广为普及。 

 并衍生出墓葬封土大小的使用规则。 

 墓主身份越高,封土堆也就越高越大。 

 例如秦始皇陵史料记载高五十丈,换算下来高度应当在115米高。 

 后来我做顾问时,也去测了秦始皇陵的高度。 

 根据测量位置和远近距离不同,测出的高度也有差别。 

 从封土西侧测量,秦始皇陵高43米。 

 从西北角缓坡测量,是46米高。 

 从陵园外北门遗迹处测量,则是87米高。 

 测量高度的不同,和观测点地势高低之间有很大关系。 

 而且秦始皇陵是独特的四方形封土堆,其后西汉诸帝陵也沿用四方形封土形式。 

 民间封土堆则多为圆形坟头,俗称“土馒头”。 

 南方则会修“龟壳墓”,甚至特意在墓上雕刻出龟壳纹理。 

 以姜侍卫的身份,封土少说得有两三米高才对。 

 姜难了冷着脸说道:“不会错的。” 

 “过去闹战乱,好多土匪军阀都打着挖坟掘墓的主意。” 

 “当时的族长怕祖坟被盯上,就带人把封土给平了,坟前的石羊石马也都卖了。” 

 “原本有条直上去的路,也迁来很多坟给弄没了。” 

 “所以你们现在看不到坟头。” 

 她这么一解释,我和老李都恍然大悟。 

 难怪看不到坟头封土。 

 原来是姜家人自己铲平了。 

 不得不说,这手段真的挺高明。 

 只要姜家人自己不说,其他人想破头都难猜出来。 

 “还真够鬼机灵嘞,难怪我来看两圈都没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