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0章 中国格莱美(中)(第3页)

 

李宗胜是评委会主席团主席。

 

崔建、宋科、牛欢都是评委会主席团评委。

 

方文山、钟跃民、周华建都是评委会主席团评委顾问……

 

这第一届,不管是提名,还是评委主席团,真的是太豪横了!

 

超一流豪华配置!

 

这也说明了,大家的一个求变的心理。

 

都希望华娱乐坛能越变越好。

 

目前来说,内地的音乐奖基本全都沦为了猪肉奖,包括央视主办的ctv-tv音乐盛典,来了就有奖,不来就没奖。

 

人太多了奖不够分怎么办?

 

没关系,临时新增一个奖项就可以了。

 

一个最佳歌手奖,可以设立‘年度最佳歌手奖’,再设一个‘年度最受欢迎歌手奖’。

 

一个新人奖,可以设立‘演绎新人奖’、‘潜力新人奖’、‘创作新人奖’……

 

反正主打一个绝不让你空手而返!

 

只要你来,就绝对有奖!

 

以至于这些奖项的逼格越来越低,最后就办不下去了。

 

奖太水了,你给我,我也不要啊!

 

嫌跌份儿!

 

港城的也差不多,四大音乐奖,十大中文金曲奖、十大劲歌金曲奖一度是华语乐坛的标杆,但事实上,所有奖项早已经被各大音乐公司私下平分。

 

最重要的是,非粤语歌曲拿不到最高的金曲奖。

 

甚至非港城歌手都拿不到最佳歌手奖。

 

完全沦落到圈地自萌的本土奖项。

 

目前唯一有些权威性的只有呆湾的金曲奖。

 

但同样,他也有本土保护意识。

 

毕竟评委也是人,是人就都会有主观意识,有偏好。

 

所以这一两年呆湾金曲奖也没落了,基本就是呆湾本土,还有狮城、大马一块儿在玩。

 

港城、内地都很少再参与了。

 

所以说,但凡有点自尊心的,有点追求的,都想求变,成立一个类似格莱美一样的权威音乐奖。

 

那么,中国格莱美——唱片业音乐奖,也就应运而生了。

 

把所有华语区的音乐公司全都拉进来,评委也是从所有华语区选的资深人士。

 

终选101位评委,尽可能把个人因素降到最低……

 

苏宇的呼吁,也是正好恰逢其会。

 

众人在进来后,看到苏宇时,都会主动过来先跟他打个招呼,苏宇也不敢托大,看到人过来也是老远就站起来了。

 

这些人,很多都是前辈,也是帮他实现梦想的同道中人。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