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千娇百媚(第2页)
“兰亭修禊墨?这是传说中乾隆帝最喜欢的御墨?”</p>
“没错,就是那个!”</p>
“去年的时候,我记得保利拍卖行曾经拍卖过一套乾隆七彩御墨,一套七块,拍了300万的高价!”</p>
李瀚昇深吸一口气:“有价无市啊,这种消耗品,对于每一位艺术家而言,都是难得的珍藏之品。”</p>
李瀚昇微微皱眉,有些好奇的说了句:</p>
“这位作者洒脱啊,用最好的墨,写在最普通的纸上!用最高级的笔力和技巧,写出来最普通的诗句,哎呦……了不得啊!”</p>
“不是郑板桥本人,可却胜过板桥体,甚至可以说,这比郑板桥的作品,更加板桥体了!”</p>
此话一出,顿时周围众人也好奇了起来。</p>
“这到底是谁写的?是哪位大师?”</p>
“难道是王学忠王顾问?”</p>
“应该不是,我觉得有可能是沈会长!”</p>
“哎呦,这不好猜,我知道沈会长,也交流过,但是我觉得,对方并不具备这样的水平,或者说,板桥体显然不能……”</p>
一瞬间,现场众人热烈讨论。</p>
可迟迟得不到结果!</p>
就在这时候,张喜存忽然把目光投向了陈路!</p>
因为此时此刻,只有陈路的东西,还没有展览开了。</p>
难道……</p>
这难道是陈路自己写的?</p>
一时间,张喜存内心怦然乱跳,这不可能吧?</p>
单说这一副《石竹图》,艺术价值其实很高,因为这是他见过的有史以来,最为正宗的板桥体。</p>
甚至风格并不逊色于郑板桥。</p>
陈路才多大?</p>
书法是需要日复一日的练习的,没有足够长时间的沉淀,很难写出这样的作品。</p>
陈路这么大,别说写出特殊的字体或者风格了,能把字写好看,就已经十分难得了。</p>
就在这时候,工作人员见众人都猜不出来,便把周围的装饰和掩盖全都拆了下来。</p>
可整个作品上没有任何签章或者印章。</p>
干净的可怕!</p>
现场瞬间安静了下来。</p>
“没有任何印章?”</p>
“这……到底是哪个大师写的作品?”</p>
“猜不出来,对方刻意在写板桥体,压根看不到自己的风格,但是,单说这板桥体,却拥有了以假乱真胜似真迹的水平。”</p>
就在所有人都有些不解的时候。</p>
张喜存忽然看向了陈路:“小陈,这作品……是……你带来的吧?”</p>
此话一出,周围众人全都齐刷刷的看向了陈路。</p>
陈路面色平和的点了点头:“嗯。”</p>
这时候,周围众人再也没有人轻视这个年轻人了。</p>
李瀚昇更是急忙问了句:“小伙子,这书法作品是……”</p>
陈路尴尬的笑了笑:“抱歉,不好意思,班门弄斧了,这是我自己写的。”</p>
“原本是当做张老爷子的生辰礼物的。”</p>
“张老爷子喜欢板桥体,我就按照他的风格写了一份。”</p>
此话一出,顿时现场所有人都惊呆了!</p>
还真的是写的!</p>
而且作者就是眼前这个年轻人?</p>
这时候,方颖仪深吸一口气,眼神里带着几分复杂看向陈路。</p>
这个陈路,还真的不简单啊!</p>
而方颖仪没有注意到,一旁的沈思涵那一双最为深邃的眸子里,看着陈路,满是惊喜。</p>
果真如同方姐说的那样,这个陈路,满是神秘啊!</p>
现场众人无不感慨震惊。</p>
“好厉害,小陈兄弟,你这可真的是太有水平了!”</p>
“是啊,能把板桥体写成这样的,当世我找不到第二个人。”</p>
“呵呵,开了眼界了,难怪能被张老青睐,果然是有水平!”</p>
……</p>
而一直沉默的李瀚昇看向陈路:“这是兰亭修禊墨吗?”</p>
陈路点头:“嗯,是。”</p>
得到陈路肯定的李瀚昇顿时呼吸急促起来:“这个……方便……小陈兄弟,可不可以让我看看真正的兰亭修禊墨到底如何?”</p>
陈路这时候微微一笑,从口袋里取出一块兰亭修禊墨。</p>
竟然直接说道:“今天初来乍到,也没有什么特别好的礼物赠与大家。”</p>
“兰亭修禊墨本身一套有26块,可惜我那一套并不完整。”</p>
“这一块墨,便赠与各位。”</p>
陈路的话说完,周围众人一个个瞪大眼睛,面色红润起来。</p>
说实话,给他们一百万都不一定能让大家这个表情。</p>
什么叫投其所好?</p>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中,墨的重要性显然是特殊的存在。</p>
作为中国传统字画的爱好者,没有人能拒绝这一块珍藏多年的御墨!</p>
“当……当真?!”</p>
李瀚昇激动的有些语无伦次。</p>
陈路微微一笑:“我能反悔吗?”</p>
这话一出,顿时现场众人都忍不住笑了起来。</p>
“不可不可!”</p>
“就是,君子一言,驷马难追!”</p>
“哈哈哈哈,今天可是来对了。”</p>
“陈兄弟厚道啊,咱俩加个好友,快!”</p>
“对对对……”</p>
陈路此时也没想到,这一块御墨就能有如此效果。</p>
其实不然!</p>
真正关键的还是刚才的那一幅字。</p>
任何一个圈子都是需要门槛儿的,而毫无疑问,陈路的实力,在刚才《石竹图》被证明的那一刻,这个无形的门槛便烟消云散了。</p>
而随后陈路拿出来的徽墨,则是成了大家礼尚往来的一个很巧妙的礼物。</p>
一块徽墨并不大,巴掌大小,可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十个人分的话,便也不少了。</p>
陈路和不少人留了联系方式。</p>
而这时候,沈思涵依然在看着陈路那一幅字。</p>
忽然说了句:“陈路,你想当这个时代的郑板桥吗?”</p>
陈路一听,好奇的看向沈思涵,面露疑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