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这是假的!
陈路此时刚刚从钟楼街的一家同仁堂出来。</p>
这是锦川市一条比较出名的仿古街。</p>
这一条街据说是从宋朝时期遗留下来的。</p>
政府经过改造之后,打造成了具有古色古韵的特色街道和景点,既保留了古代特有的气韵,又增加了现代化的质感。</p>
这里大多数的商铺都是古玩字画艺术品以及中医药等传统产业。</p>
给父亲买完药,陈路看了看花呗,这个月已经欠了3000多了。</p>
父亲那边还有一万多的住院费。</p>
眼看着又要交房租了,说实话,陈路感觉到了一种沉甸甸的负担。</p>
哎……</p>
他忍不住深吸一口气,还是得想办法挣钱啊。</p>
这时候,忽然他感觉脑海里一阵记忆出现在心头。</p>
这是……</p>
哪儿来的?</p>
仔细回味,陈路这才反应过来。</p>
原来,这是来自于杨明亮和郭强等人的愤怒能量。</p>
不过,这浑厚的能量,让陈路有些惊讶,这得多生气啊?</p>
要知道,上一次只是渗出来一点点,而这一次,竟然比起上一次多了两三倍!</p>
不过,他惊讶的发现,这一次的记忆并非全都是医学,而且增加了一些特殊的记忆,那便是……书法大家。</p>
这些记忆在脑海里翻涌沉淀,良久之后,终于平息下来。</p>
陈路沉吟片刻,不禁苦笑一声,难不成……自己现在出来摆摊写字?</p>
呵呵呵……</p>
陈路并不觉得自己写得好就能一鸣惊人。</p>
书法这行业,陈路接触还算多,现在社会的书法行业早就被毁掉了。</p>
云龙混杂都不足以形容他的混乱。</p>
甚至可以毫不留情的说是沆瀣一气,乌烟瘴气!</p>
各种假大师、假大家招摇撞骗,甚至出现了各种类似于“丑体”、“流体”等毒瘤。</p>
甚至是不少名家都在哗众取宠。</p>
炒作、宣传这些似乎成了主旋律,即便你写得再好,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也是无法出头的。</p>
摇了摇头,陈路一路向前走去,忽然被一群聚集在一起的人群给吸引了注意力!</p>
“哎呦,好东西啊!”</p>
“祥源宝典这里竟然出现了郑板桥的真迹!”</p>
“难得的好东西啊!”</p>
“是啊,前段时间《芝石兰竹图》拍卖价格660万!了不得啊!”</p>
“啧啧啧,你这就外行了,郑板桥的兰竹图肯定贵,可是书法作品,就得打折扣了,佳士得前段时间拍卖的《行书节书自叙帖》,也仅仅只卖了38万,不过……也的确算是好东西了!”</p>
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笑吟吟的说道,然后满脸欣悦的看着这一幅画,满是欣赏。</p>
钟楼街的商户和经常来串的老客都知道这位老人,老人名叫张喜存,据说是退休干部,但是……具体是什么情况,也没人知晓。</p>
他虽然喜欢收藏,也喜欢书法,更是痴迷研究很多年,可是……这种动辄几十万上百万的名贵真迹,他可买不起。</p>
张喜存喜欢竹子,对于郑板桥更是欣赏无比。</p>
现如今好不容易看到了郑板桥真迹,也是心痒得很。</p>
祥源宝典是一家典当行,名声在外,信誉很好,至今有百年历史了。</p>
此时此刻,柜台上正铺着一幅书法,名叫《清风徐来》。</p>
一名年轻人站在门口,对着典当行的经理说道:“这的确是郑板桥的作品,老板,收不收?”</p>
经理看了一眼一旁的顾问,面带询问。</p>
老者有些沉默,东西是好东西,保存也很完好,但是……</p>
他犹豫片刻,看向年轻人:“你计划典活当?还是死当?”</p>
年轻人稍加思索:“死当!”</p>
老者琢磨一番说道:“10万!”</p>
“这虽然的确是郑板桥的作品,但是郑板桥的书法并不值钱,最重要的是留存比较多,他晚年在扬州以卖画为生,所以这价格,不低了!”</p>
年轻人当即面色认真了起来:“不行,最低25万!”</p>
老者和经理对视一眼,此时此刻也开始犯难了。</p>
虽然书法落脚有章有印,作品也十分不错,可是……25万,终究有些冒险。</p>
而且典当行有典当行的规矩,不可能按照拍卖价格来拍。</p>
周围一些喜好书画的围观群众纷纷说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