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驱赶出院!
《奇疾方》是宋朝名医夏子益取师传方药及家藏方收集而成!</p>
而陈路,就是当初夏子益的授业恩师!</p>
《奇疾方》就是他帮忙修改的。</p>
所以,陈路一眼就认出来了,患者的情况,属于是“水湿虫”!</p>
这种病十分罕见,而且治疗起来很麻烦。</p>
不过,麻烦并不代表陈路没有办法。</p>
腹部肚脐属于任带之脉,患者寒湿凝滞,痰气壅滞,所以才会出现这种情况。</p>
这时候,陈路直接伸手把男子扶着侧躺。</p>
右手拇指从头顶开始缓缓向下!</p>
中医不是玄学,更不是神学,不可能做到小说中那般一针治病。</p>
但是,这种任脉带脉虚寒证,必须要通开督脉!</p>
督脉乃是一身之阳脉,总管诸身之阳气,唯有通阳散寒,方能缓解。</p>
陈路的拇指顺着头颅往下走,直到尾椎,这才停止,循环往复九遍之后,他才停了下来。</p>
这时候,原本躺在床上痛苦不堪的中年男子,突然忽然松了口气,平复了下来。</p>
腹部的剧烈瘙痒和疼痛,让他的精神几近崩溃。</p>
方才陈路的按摩,让他终于感觉腹部的不适开始缓解。</p>
“呼……”</p>
“谢谢,谢谢医生!”</p>
中年男子看着陈路,满脸感恩。</p>
身后的顾红棠更是满目惊喜的看着陈路,似乎回到了几年前的大学时期。</p>
那时候,陈路高大宽阔的背影,总是让她得以心安,现如今……和当初一样。</p>
“对了,红棠,给医生倒杯水,辛苦了。”</p>
看着陈路的头上满是汗水,中年人连忙招呼起来。</p>
陈路微微一笑:“叔叔,别客气,顺手的事儿。”</p>
“不过……你这情况,比较严重。”</p>
“腹如铁石,即所谓寒以坚之,因内兼寒也,并有水湿。”</p>
“我猜测和你工作环境有很大的关系。”</p>
“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之前你工作和生活的地点应该是在阴寒潮湿的环境下,而且长期有寒水侵袭,日积月累下,才有了这样的情况。”</p>
“我刚才的按摩虽然可以让你缓解症状,但是治标不治本。”</p>
听见陈路的话,顾海生顿时愣住了,他看了一眼顾红棠,满目惊讶。</p>
顾红棠同样也有些难以置信的看着陈路。</p>
陈路继续说道:“并且,您的先天之本有所损耗。”</p>
“也就是您母亲在生您的时候,应该有过寒疾。”</p>
这话一出,顿时房间里瞬间安静了下来,顾红棠和顾海生两人的眼睛顿时瞪圆。</p>
如果说之前的是诊断的话,方才陈路的话简直……绝了!</p>
“你……您怎么知道?”</p>
顾海生忍不住咽了口口水,有些瞠目结舌的看着陈路。</p>
陈路继续说道:</p>
“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您今年应该只有48岁,而您出生的年月是在1976年冬月,那时候您的母亲,可能受过阴寒类的伤痛。”</p>
此话一出,顾海生激动的差点从床上站起来。</p>
作为一名坚定的马克思思想践行者,科学唯物主义价值观下成长的顾海生,第一次动摇了……</p>
“这……这能猜到?”</p>
陈路继续说道:“其实不难猜,1976年为丙辰年,这一年太阳寒水司天,太阴湿土在泉,中见太羽水运。</p>
特点是水运太过,气化运行先天,太过而同天化,是谓天符。</p>
具体到人体的影响,丙辰年中,人们可能会表现出偏阴、偏寒的体质特征。”</p>
“本来您的先天体质就是偏于阴寒,而您去年很可能遭遇到了寒湿侵袭,落下了病根。”</p>
“冬伤于寒,春必发病!”</p>
“您的病,应该是清明过后开始发生加重的。”</p>
陈路的这一番话,彻底把顾家父女二人说的愣在了原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