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振东主任,你这不报个新项目?(4k)(第3页)

 效果和日后的肯定没得比,但是在现在,那是蝎子拉屎——独一份儿。

 但是到了70年代的时候,终于解决了材料一致性问题,但是没有日后的集成半导体技术,没有办法把上万上十万的的红外探测器单元集成到一块平面上。

 真空熔炼就不说了,那是真的爽,但是也真的贵。

 不过想到自己在系统内外地位逐渐稳定,总是能找到机会把这东西弄出去。

 研究人员灵机一动,诶,我拿少量一致性好的探测器单元,排成一列或者几列,这样线不就少了嘛,一致性也好做。

 热像仪用锑化铟阵列或者碲汞镉阵列比较多见,前者价格低,性能不错,但是禁带窄,后者禁带可调,使用波长范围广,载流子浓度高,价格高。

 &nbod工艺的一切都尘埃落定,完全成功了,那边项目还没批回来,那就成了一个喜事中的小笑话了。

 谭厂长很心动:“诶,你这个想法不错,nf材料也试制了,新工艺也搞出来可以推广了。但是人家会让你上车?”

 在这之前,要么是用吹氧脱碳,要么是成本高昂的真空熔炼。

 哪怕是号称半城也不行!这些和已经铺开民用的晶体三极管不同。

 高振东一想,对啊,自己还真没想到这个问题,不愧是搞炼钢的,技术应用方面很敏锐啊,这个技术除了nf能用,其他材料一样能用的。

 不论京钢厂这个建议有没有功利成份在内,可是结果就是推广了aod精炼法的使用,结果是好的就行。

 杨厂长立马在电话里对谭厂长的提议表示了赞同,两人在电话里敲定了所有的合作细节。

 系统就是给高振东弄了这么个东西,1*120的线阵列,实现320*240的热成像分辨率。

 就一下子,高振东的脑袋里面就已经转完了,对谭厂长笑道:“谭厂长这个提议太好了,说实话,我只专注自己材料试制的事情,对于技术推广这块疏忽了。还是谭厂长站得高看得远,事情考虑得周详,最大的发挥了这次材料试制的作用。”

 系统基于现有技术基础,给高振东整了一个技术极限内的热像仪。

 线阵列的探测单元用的长波碲汞镉材料,这是个好东西,不止用在红外探测上面。

 为了热电偶,不声不响弄出了591高温合金,连带还搞了592、593装甲钢。

 范副厂长道:“既然你都觉得不错,那我去和高振东同志沟通沟通?我看高振东同志就没把这个新工艺当回事,就这么悄无声息的在nf材料试制里面作为普通工艺,就这么拿出来了。”

 这话,虽然是在给对方戴高帽子,但隐隐有点和谭厂长站在一个高度说话的样子。

 &nbod是什么意思?你的意思是什么?”

 &nbod这么一个新工艺被高振东混在nf试制里面不当回事儿,那自己还能从老谭这里多敲点竹杠。

 &nbod的全称是氩氧精炼法,高振东同志起的,也是他研究出来的。我的意思是我们是不是就着这个机会,和第三轧钢厂合作,把这个aod精炼作为新工艺,上一个科研项目,反正本来都要做的,一次就搞了嘛。”

 两块芯片提出来能变成两个柜子,那别的还有什么不可能。

 自己也没精力去做申报项目的事情,京钢厂来搞,正好熟门熟路。

 等到他们赶到,第一阶段脱碳控制目标已经达到了,从在线指标来看,情况很不错。

 于是,在加上一级制冷、真空杜瓦瓶绝热、含锗红外光学器材这些不算太夸张的技术之后,线扫描红外热像仪就出现了。

 在三代坦克起,基本上热像仪是标配。

 其实这个过程就没有什么研究,全是操作。

 ——线阵列扫描热成像仪。

 挂断电话,杨厂长自言自语:“这个高振东,还真是随时都能发光。”

 说到这里,他不由得把目光看向了自己桌上的一份申请报告。

 (本章完)